第930章 好戏才刚刚开始(第2/3页)

古的声音没有了流里流气的感觉,显得非常严肃:“少校先生,我对你说过,我们只是想要谋求民族独立,我们不喜欢战争,更不喜欢杀人。请下令让部队投降,我们也遵守《日内瓦公约》。另外我可以告诉你,昨天晚上突击部队已对美法联军的防线纵深的几个结合部和支撑点进行了致命的打击,你们的指挥通信系统已被摧毁,巴黎防线的纵深已被瓦解。第一骑兵师和东部的第十山地师正被分割包围,第三集团军正在向奥尔良撤退。现在,请你下令投降吧,你们的家人还在等你们回家。”

亚当斯抬头看了看阵地,枪炮声已经开始变弱,部队的抵抗已经很微弱,大部分人都应该战死了。他微微叹了口气,转头告诉身边的士兵说,你们投降吧,然后他掏出手枪跳下楼,向古冲了过去。

整个部队被打残了,士兵大多已经阵亡,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古。所以,亚当斯恨透了这个毁灭整支部队的罪魁祸首,决定拼上性命也要杀掉他。

古大概猜到了亚当斯的想法,拔出手枪,迎向了亚当斯。一个穿着外骨骼装甲的现代士兵与一个佩着军刀的战士在战场上开始了生死较量,整个战斗看上去有些怪异,像是二十二世纪的士兵与十九世纪的士兵在决斗。

不过古的装束虽然看上去很古老,看上起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但他是最新型的智能机器人,有着超强的战斗力,跟身着外骨骼装甲的亚当斯打起来丝毫不落下风。

两人先是用热武器打,把手里的子弹打光之后,便开始了近距离的肉搏,没有漂亮的打斗动作,也没有什么华丽的招式,就是最简单、最原始的肉搏。但这种最原始的搏斗反而让人觉得真实,鲜血飞溅的场面让人简直不忍去看。

经过一番死斗,最终还是古占了上风,将亚当斯打到在地上,用军刀抵住了亚当斯的脖子,道:“投降吧,少校。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你已经用勇气证明了自己无愧于身上的军服。想想温莱特将军,他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向日军投降,最后他不也参加了密苏里号上的投降仪式了吗?如果你现在能跟总统联系上,相信他也会批准你投降的。”

亚当斯没有说话,但手松开了,自己确实尽力了,他抬头仰对天空,闭上了眼睛。

镜头迅速拉向空中,上帝镜头,而且越来越高,地面的亚当斯、古,以及其他人浪士兵和机器士兵都变成了小蚂蚁,完全分清哪些是人,哪些是机器人了。

镜头停住,慢慢抬起,向天边慢慢推去,整个战场一片狼藉,满地尸体,到处是熊熊燃烧的坦克和车辆;镜头慢慢推到了天边,此时已经是下午,天边如血的残阳更让整个战场添加了几分萧索和死寂。

镜头切换,大全景,天空碧蓝,白云朵朵,一架大型运输机在平稳的飞着。

镜头切到机舱里,一群灰头土脸的士兵,紧接着是士兵们的特写。有士兵在问,我们这是去哪里?我们能回家吗?但没有人回答。

亚当斯的特写镜头,他微低着头,目光深邃,不知道在想什么。

镜头切到机舱外,运输机在蓝天中缓缓飞行,一幅地图慢慢从画中浮现出来,飞机与地图叠在一起。这是电影中经常用到的转场技巧——叠化,当地图和飞机叠在一起的时候,一道红线在地图上游走,向着南极的方向前进,红线就是飞机的航线。

银幕前,很多没看过小说的观众觉得非常意外,没想到亚当斯会输,更没想到亚当斯会投降。按照好莱坞电影的套路,亚当斯应该能够逃掉,然后意外发现AI的弱点,最终粉碎AI的阴谋,取得胜利才对啊,怎么他真的投降了?

看过《上校的军刀》小说的观众知道他们接下来会被运到南极,在亚当斯他们被运到南极之后,很快会爆发刺杀事件,然后故事就结束了。他们看了看表,现在时间才90多分钟,而电影是190多分钟,时间才过了一半,不可能像小说那样,很快就结束的,接下来会演什么呢?很多人都变得好奇起来。

在场很多导演,尤其是好莱坞导演都非常吃惊,这个转折完全不符合好莱坞电影的习惯,像战败被俘之类的情节一般都是在电影开头,很少演到一半出现这种颠覆性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