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做好准备(第5/9页)

或许这就是“缘”,言末只能够自己安慰自己。

突然间不知怎么回事,言末暗自下定决心,从今往后,他所用的就是这柄青竹剑了。

虽然青竹剑的本质甚差,不过当初无意间在制作它之前,曾经将它内部的脉络贯通,再加上灌输其中的乙木精华,这柄青竹剑可以说是半个生灵。

这样的一柄飞剑或许没有其他稀奇之处,不过却容易炼出剑魄、剑魂甚至是剑灵。

将炼炉送入工厂空间,此刻所用的炼炉是以当初那个木鼎为原型、加以改进之后的成品。

和当初那个木鼎比起来,这个炼炉单单里面就有三尺方圆,再加上缩尺成寸的道家奥妙,所以里面的实际空间颇大。

虽然这个炼炉看上去,仍旧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木头疙瘩,不过四壁却用“络银”链网绷紧加固。

那炼炉里面青蒙蒙一片,唯独正中央飘浮着一朵莲花形状、散发着白光却隐显五彩的灵火,四周的乙木精气和从底部源源不断冒出来的灵气,恰好是那灵火最好的燃料。

用电脑在资料库里面搜索了一遍,将所需要的炼灵的材料罗列了出来,一一投入到那炼炉之中。

只见原本一点灵火,转眼间却将所有材料紧紧包了起来,四周的青气则徐徐地卷动着。

将青竹剑放入炼炉之中,言末用一根银针迅速刺破食指,只见暗红色的血珠如同一串珠炼、滴落到炼炉之中,这气血精华便是结魂,成灵的根本。

用嘴轻轻吮吸着食指,言末看了一眼手里的材料。

用来炼灵的大部分材料,并不是什么难以弄到的货色,唯独其中一种叫做“软凝灵膏”的东西颇为难得。

此物和龙涎香一样,全都是动物的分泌物,很难到手,这让他感到无奈。

乾隆五十七年六月,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个大抵太平,只是在边缘局部小有动荡的年头。

虽然各州各府、每个城市、每个乡村,都可以看到许多衣衫褴褛的乞丐,更有在儿女的发髻插上草标,临街而卖的穷人,不过这也丝毫不妨碍那一派丝竹犬马的奢华景象。

特别是在运河之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以及两岸排成长龙的车队,绝对是一番少有的景象。

令言末微微有些感叹的是,几个世纪之后同样出生于这条运河边上的他,就再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繁忙的景象。

二十一世纪的大运河,给人的感觉更像是类似长城的古迹,而非以往那条贯通南北的运输命脉。

运河的风光已然不再,以往的繁华全都凝滞在人们的传闻中。

风铃渡是运河边上的诸多渡口之一,因此和其他的渡口一样,这里也聚满了人,每天总是有几班客船路过这里。

运河上这样的客船价钱都不贵,不过没有舒适的床铺,有空位就让人上船,没有空位时,如果说好了不要睡铺也可以上船。

渡口边上有用柴草搭就的茶棚。

因为六月中午时分的太阳,毒辣异常,所以就算那些脚夫伙计,也会凑上几文钱,要上一壶残茶,躲进茶棚里面歇息。

不过言末和罗莉却没有那样做。

这两个人正半躺半坐在岸边的斜坡之上,无所事事,言末信手采了几片细长的水草叶子,在那里扎着蚂蚱和蜻蜓。

这是几天之前,他在一个卖艺老头的身边看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学会的手艺,天眼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确实令言末感到诧异。

言末悠然摆弄着那些水草,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感到这种悠闲的生活也确实不错,这个时代虽然缺少了许多东西,虽然没有电脑没有电视,不过能够享受到的东西绝对比原来那个时代多得多。

以往的他,绝对没有想过自己可以沿着大运河,一个城市接着一个城市地逛过来,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够品尝各色美味。

此刻他正等待着其他人和他会合,或者他和别人会合。

一个月前,他终于接到了传讯火符,那火符上并没有写明大魔殿所在的位置,只是说要大家在六月十八之前到达京城。

那火符原本还说,沿路上的一切需用,都可以到当地的庙宇道观支取,不过罗莉显然对清茶淡饭不甚有兴趣,她是一个有钱而且享受惯了的人,所以就这样一路游玩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