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起底历史(第2/3页)

杨教授说:“和珅被赐死之后,嘉庆把和第的西半部分赏给了他弟弟庆王,这儿是东进,依然归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居住,这是因为丰绅殷德是驸马,所以未备株连,当公主死后,这半部分也成了庆王府。”

昆仑倒吸一口凉气:“公主家里有凶宅啊,她不瘆得慌?”

杨教授笑道:“你对王府的大小概念可能还不清楚,恭王府有六万平米,公主永远也不会经过此地,凶宅一说不成立,最多是凶屋,最是无情帝王家,那个王府里没死过人啊,而且死的都挺惨,悬梁的,跳井的,刎颈的,就是故宫里也不乏发生过惨案的宫殿,不忌讳的,最多让仆人住,或者当客房。”

“对,1890年时这里就是客房。”昆仑说,“恭亲王的客人住在此间,我想就是那时候发生了一些什么。”

杨教授和丁家骏不知道他说的什么,也没往心里去。

……

游览完恭王府已经到了饭点,昆仑宴请两位学者,送走了杨教授之后才和丁家骏探讨起来。

“我知道可能比较惊悚,但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他是和珅转世。”昆仑说。

丁家骏是一个学者,博览群书,涉猎颇广,虽然年纪轻轻,已经有了两脚书橱的美誉,越是懂得多,越知道敬畏,这个世界上未解之谜太多了,丁家骏本人就是史家骏的转世投胎,所以他对这个假设是认可的,但假设可以大胆,求证必须小心。

和珅本人的身世历史上记载的很清楚,但是他的所谓前世马佳氏就没那么多资料可查了,其实马佳氏是谁并不重要,因为很可能每个人都有无数个前世,通过正常的转世投胎之后会遗忘前世的身份,也就是所谓的孟婆汤。

“和珅擅长理财和贪污,马佳氏是一介女流,而且入宫为妃,没有太多施展经济才能的空间,但王蹇就很好的继承了和珅的才能,短短时间集聚了大量财富,王化云阶段,王氏财团的财产又借着香港房地产迅速膨胀,王海昆阶段,世界局势变化很大,这个阶段财富没有缩水也很见功力了,从这方面来说,确实有可能是和珅,那么和珅是怎么做到频频转世的呢?”

丁家骏说自己对清史一知半解,实际上是自谦的说法,他只是没那么精专而已,但对于和珅这个人还是蛮了解的,和珅在乾隆朝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乾隆时期西方列强已经开始接触这个东方帝国,作为皇帝最宠爱的大臣,他有机会,有能力获取任何想要的资料,比如藏在拉萨宫殿里的佛经,西方使者进献的卷轴宝物等。

“王蹇眉心有没朱砂痣?”丁家骏突然问道。

远在香港的王海昆正在陪朋友在自家府邸宴饮,他和昆仑回路互通,双方共享信息,听到丁家骏的发问,他立刻查看了家里墙上悬挂的王蹇照片和油画,还有门口那个半身铜像,确定没有任何印记。

“没有。”昆仑告诉丁家骏。

“也对,阿鬼仔是一瞬间被夺舍的,和珅的灵魂一直没走,就藏在恭王府的那间屋里,他在那间屋里被赐死,灵魂蛰伏了九十年,终于遇到一个来自香港的义体……”

“也许阿鬼仔的出世也是和珅活着的时候安排的,以他的智慧,不可能预料不到乾隆皇帝驾崩之后自己的结局,要知道乾隆死的时候和珅才四十九岁,年富力强,还能活很久,他不可能束手待毙,也不可能逃亡,更不可能造反,除了死,就只有一条路,让自己以另外的方式活下去。”昆仑完善了丁家骏的设想。

“可惜没有时光机器,不能回去调查个清楚。”丁家骏扼腕叹息,“人类灵魂转世的秘密似乎就在眼前了,可惜时间是我们无法跨越的鸿沟……对了, 你是怎么想起来参观恭王府的, 你又是怎么知道那一排倒塌的房子曾经是王蹇住过的?莫非……”

“我去过历史中。”昆仑说,“以神游的方式,一百五十年弹指一挥间。”

丁家骏恍然大悟:“其实那场失败的转换已经定了输赢,给我讲讲历史是个什么样子。”

昆仑便将那日双方缠斗一百五十年的故事讲给他听,一百五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瞬间,清末已经有了照相技术,史料翔实,倒也没什么太稀罕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