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搭上班车(第2/3页)

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用来做更多的事情。

有,最好的方案就是虚拟化!

其实这就是云计算的概念诞生了!

不过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形成云计算中心。

专业人士就是专业人士,在提出这种观点后,就开始了繁琐复杂的一系列工程。

在一台电脑上,虚拟出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操作系统出来,而每一个系统,就意味着是一台“仿真电脑”,再通过监控程序,就可以达到一台电脑拥有数十倍,上百倍的计算能力。

假如这台电脑为A,那么则可以设置另外一台相同规格的电脑B,双方数据之间的传送,可以通过简单的移动进行,普通用户压根意识不到这种移动。

当然,这种移动肯定不能由A/B自己进行,它需要一个数据中心管理服务器电脑C。

这个数据中心管理服务器C,可以监控A和B的运行状态,一旦出现资源紧张,它可以自动触发在线迁移,把一个或多个数据移到对方的机器上运行。当然,这里需要一个事先设定的阈值标准。

在这里只是假设A、B两台机器。实际上,C可以管理几十、几百、上千台机器。共享的存储设备也不止一套,可以是多套。

C通过各机器上的监控程序,间接管理所有的资源。

至此,云的雏形出现了,但还不是云。因为,所有的这些管理和控制,都还是数据中心自己的职责。用户还无法对所需要的资源进行自主管理。

怎样才能彻底实现云呢?

在前面的铺垫下,后续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建立更多的数据中心管理服务器C,管理更多的A/B,层层叠叠的交错进行,最终形成了一个资源池。

然后建立终端的服务器D,用D来管理无数个C资源池,而这个D,就是所谓的云服务器了!

为了便于分配和管理,D把庞大的资源池划分成多个小组,这每个小组就相当一个虚拟的数据中心(或者叫“计算中心”)。

D再从各个“计算中心”里提取计算资源,创建一个个用户环境。每个用户环境就相当于一个“机房”,这个“机房”包括CPU、内存、存储等资源。

D同时还给用户提供登陆访问的接口。用户通常用浏览器、客户端来登录这个接口。

作为用户,当你用浏览器连接到D提供的访问界面,就可以建立一个账户,并且输入你的帐号。

这时,云服务器D就可以根据你的要求,提供所需要的“机房”。

这个“机房”的大小,完全根据用户的需求而定,并且可以反馈给客户所最需要,最敏感的资源。

这也就是同一个客户端,同一个网页,但是他推荐给你的是一首二次元歌曲,推荐给别人的却会是一首怀旧金曲,他提供给你的是婴幼儿产品,给另外一个人的又或许会是时尚长裙。

通过层层抽象和虚拟,在每个“机房”里,你看不到、也不用去关心每个计算资源实际来自哪里。

最终,云计算中心就这样成立了。

可以想象,如此庞大的一个云计算中心,可以为个人或者单独一个公司提供服务,这会是多么便利的一件事情。

以至于,云计算中心的诞生,很快就得到了政府、企业、个人的疯狂追捧。

几乎全世界任何一个政府,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云计算中心。

互联网顶端企业也都建立了自己的云计算中心。

稍小一些的企业或者个人,想要享受到这种便利,也可以朝大企业租借云计算中心,对方提供他们一个子端账户,他们便能借用部分计算能力,满足自己所需。

在今天的边陆科技会议上,阮高培就是提出了这个项目。

如果边江真的想打造一款他和陆恒所期待的音乐播放软件,那么势必需要一个独属于他们的云计算中心,以此应对千千万万,乃至过亿用户的不同需求。

边江没想到的是,他花了足足一个小时才从阮高培那里理解到的概念,陆恒却早已经知道了。

这让他惊奇无比。

“室长,酷狗音乐就是一直迟迟不建立云计算中心,阮高培才会对公司失望无比,他认为这样下去,酷狗迟早会被时代淘汰。”

陆恒若有所思,“看来酷狗启动网页游戏这个捞钱项目,反倒不是使他辞职的主要原因了,而仅仅只是一个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