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神经元网络(一)(第2/3页)

“老板,神经元运行模式是建立神经元网络,采取并行网落计算模式,与小智现在非线性运算模式截然相反,成功率不高啊!”周小智看着周兴,提醒道:

神经元计算模式,是模拟人类大脑建立一个神经网络计算网,整体性能与神经元数有密切相关,光学互连的高度并行性在原则上提供了实现大规模神经网络的可能性,但,随着神经元数目的增加,互连数也将按平方律增加,神经元数必然受到空间带宽积、衍射,畸变……等限制……

这种运算模式,与周小智现在所使用的光子计算模式相违背。

不过,神经元计算模式优缺点,也有优点,它是一种网络计算模式,只要在这个神经计算网络增加神经元,就可以无上限地增加周小智的计算力,将一劳永逸地解决周小智计算力上限的问题。

周兴眉头一皱,询问周小智道:“如果神经元计算无法满足,你有什么好建议?”

“这……材料问题限制了光子计算模块;量子计算模式无法与无限智子盒结合;……”周小智好像也被为难住了,全息屏幕数据流不断,一时无法寻找出合适的计算模式。

周小智的核心存储器是无限智子盒,导致,计算模块必须依托着无限智子盒,两者结合一切,周小智才能获得正常的运算力。

因此,即便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出了超过千兆亿次的量子计算机,这种计算模块周小智却不能直接利用。

“神经元计算模式更合适你,当然,不过,需要重新设计你的运算模式。”周兴微微一笑,看着周小智建议道。

神经元计算机,又称第六代计算机,是模仿人的大脑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可并行处理多种数据功能的神经网络计算机,这是一种模拟人类大脑的运输模式。

人的大脑约有1000亿神经元及1000万亿多神经键,每个神经元都与数千个神经元交叉相联,它的作用都相当于一台微型电脑,人脑总体运行速度相当于每秒1000万亿次的电脑功能,用许多“微处理器”模仿人脑的神经元结构,并行分布式构成了神经元计算网络,把每一步运算分配给每台微处理器,让它们“联网”同时运算,其信息处理速度和智能会大大提高。

与以逻辑处理为主的第五代计算机不同,神经元计算本身可以判断对象的性质与状态,并能采取相应的行动,而且它可同时并行处理实时变化的大量数据,并引出结论,以往的信息处理系统只能处理条理清晰,经络分明的数据,而人的大脑却具有能处理支离破碎,含糊不清信息的灵活性,如果周小智能改成这种计算模式,那它的计算力不仅能无上限增长,它还将获得类似人脑的智慧和灵活性,整体性能将更进一步。

“老板,改变小智的运算模式,如果出差错的话,小智还是原来的小智吗?”周小智看着周兴,惴惴不安地问。

“不动你的核心数据,你一定还是原来的你,运算模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你的根源体系。”周兴哈哈一笑,安抚周小智道。

“真的可以实现吗?”周小智精神一振,激动地问。

如果能更换成神经元计算模式,对周小智而言,这是一次破茧重生的进化。

神经元计算模式完美了模拟人类的大脑,不过,即便是模拟的,周小智无比渴望拥有。

人类的大脑拥有100亿个以上的神经细胞,它们之间的连接可能会超过1000万亿个,这种复杂程度,即便到了星际时代,人类依旧无法认知自己大脑的技术水平。

就算计算机发展到了极致,人类远远不能企及的计算速度和精确性,实现了原本属于人类思维领域的大量任务,从最复杂的计算到最逼真的模拟,产生虚拟环境,甚至人工智能-周小智的诞生,不过,它们仍然无法超越人类的大脑。

比如:观看一场现场比赛,人类的眼睛里的这个场景的分辨率大约有两亿像素,大约相当于19000*11000的样子,将它们变成视频数据存储变成压缩数据,照这样计算人类眼睛里看到的世界,一小时就是1TB的数据,每天就最少是10TB的数据,一个星期的数据就能塞满和大脑体积大小差不多的磁盘阵列,而人类的大脑可以不间断存储几十年,能自动压缩,能备份重要数据,能随机提取、按场景提取、按特征提取……长期的进化为人脑预装了“视觉压缩和记忆”这一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