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谢谢你,国师!(第3/4页)
可是,也仅此而已。
在小圈子内部大家讨论起来,还是比较公认一个说法的,那就是:李谦的确是个娱乐圈的商业天才,也的确是才华横溢,但他身为顺天电影学院摄影系科班出身的电影人,这些年来拍的卖座的电影电视剧也不少了,很多都是现象级,却始终都不敢碰文艺电影,想必在这一块儿上,还是自知水平有限的。
别管这是在说酸话,还是在全面性的不如之后在寻找心理平衡,至少这个说法,是真的广泛存在的——事实上,玩文艺电影的和玩商业电影的,的确是会彼此瞧不起啊!文人相轻嘛!
所以,此前秦渭在面对媒体的时候,会下意识地说出李谦的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还有进步的空间”之类的话。
因为这其实并不是秦渭一个人的看法,而是整个中国电影圈内部相当一部分文艺电影拥趸们的集体看法。
秦渭,充其量只是这批人的旗手和总舵主罢了!
此前的章子芳跟李谦接触有限、了解也有限,所以,也算是深受这个说法的影响了——哪怕是当她前几天在柏林亲眼看过了《红高粱》,内心深处也要忍不住为这部电影惊人的表现力而赞叹不已,但心理思维的定势,还是让她下意识地轻视了李谦在艺术电影上的功力。
直到此刻。
柏林电影节的四座奖杯,已经证明了她,以及她此前经常身处的那个小圈子里的某些看法,是多么的愚昧且可笑。
这四座奖杯加在一起,将是中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历史性的突破!
别管某些人承认不承认,这四座奖杯将会意味着,在秦渭之后,中国的电影界已经又崛起了另外一座高峰!
事实上,秦渭得到威尼斯电影节的肯定,并被誉为电影大师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而今天的李谦,凭借一部《红高粱》横扫柏林电影节,已经是连续拿下了三座银熊奖和一座金熊奖的李谦,才刚刚二十五岁!
这一刻想起秦渭这个名字,章子芳下意识地心里一紧。
心想:“这下子怕是要有戏看了!”
……
秦晶晶的巴掌都快要拍烂了。
终于,李谦走上领奖台,从评审团主席齐丹达·雨果老爷子的手中,接过了象征着柏林电影节最高奖的金熊奖。
两人拥抱的时候,李谦低声向老爷子道谢。
齐丹达·雨果则在放开李谦之后笑着道:“欢迎你到法国来做客,我有很多的好酒,还可以介绍很多有意思的朋友给你!”
没有鼓励,没有高高在上,也没有类似于“好好做电影,我看好你!”,或者“这是你应得的!”之类的,统统没有。
他只是像一个朋友一样,向李谦发出了邀请。
于是李谦笑着点头,道:“一定。”
老头儿一笑,摆手,做出一个“请”的姿势,道:“你的时间到了!”
李谦点头,一手银熊奖,一手金熊奖,转身走向发言席。
站定,两个奖杯一边一个,又特意再各自打量一眼,然后才抬起头来,面朝观众席。
话筒不高不低,正合适。
台下渐次安静下来。
大家纷纷看向李谦。
三座银熊奖之后又来一座金熊奖,毫无疑问,这一届的柏林电影节,是属于《红高粱》的,是属于这个年轻人的。
所以,很多人都想知道,在这一刻,四奖在手、横扫了本届电影节的这个年轻人,会再开口说些什么——他刚才拿到银熊奖之后的发言,虽不无偏激、不无偏颇,但还是很坦诚且直率,而且是富有见地的。
这个时候,李谦却下意识地往詹姆斯·麦卡洛老爷子那边看了一眼——老爷子面色平静,只是习惯性地抿着嘴唇,似乎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电影错失了本届柏林电影节的奖项而有所不满。
两人目光搭上线,老爷子微微颌首。
李谦笑笑,点头致意。
收回目光——该做的发言,还是要做的。
但问题是,此前准备的发言稿,已经用过了!
而且更大的问题在于,刚才自己是以最佳男主角的身份,领取了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却明显是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发言的。
那么现在,好了,评审团出人意料的比大胆更大胆,居然又把金熊奖给了自己,这个言,怎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