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卖好(第2/3页)

焦国平搓着手,眼巴巴的望着门卫。和苏城的关系不能说是融洽,但也算是熟人,这次颠颠的跑过来,当然不是为了解决总部领导的困难,而是为了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焦国平是相当熟悉中亚的中国外交官,因此明白的知道,哈萨克斯坦是毫无疑问的中亚核心。无论是国际地位还是地缘政治,要想在中亚立足,就脱不开哈萨克斯坦。因此,一名外交部官员,要是有硬扎的哈萨克斯坦关系,就能决定亚洲司的很多事情。焦国平是欧洲司的副司长,但这并不影响他用亚洲司的无能做自己的垫脚石,寻一个“中亚人”的美誉。

石油管道这种漫长而麻烦的事,对别人是一个负担,对焦国平就不一定了。因为他不是亚洲司的人,不用理会麻烦的事,他只要利用好机会,做几个大动作就行,所以再积极不过。

他积极了,大华请来的门卫就不怎么积极了。这个体育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懒洋洋的放下手上的哈萨克语字典,道:“你的证件,介绍信。”

“还要介绍信?”焦国平浓眉大眼的皱到一起,像稻草似的。

“平时是不要的,遇到奇怪的才要。”门卫张口就是两句哈萨克语。别看他是个小小的门卫,只要学会了哈萨克语,就能争取得到高评定,进而转到其他部门也说不定。按照大华内部的升迁路线,这是低学历的员工晋升最快的方式,比当工人还要快。因此,哪怕是上班时间,门卫也争取读书,反正,他的工作也就是个上传下达,保安什么的另有专业些的人来做。

焦国平无奈的拿出自己的身份证和工作证,道:“我是外交部的,来的太急了,没有介绍信,能不能通融一下。”

“我去问问吧,你找谁?”

“苏董,苏城董事长?”

“最大的董事长?”门卫小小的惊讶了一下。

“是。”焦国平满怀希冀。

门卫“哦”的一声,重新拿起字典坐了下来,道:“走了。”

“什么?”

“苏董今早回国了。”

“回国了!”焦国平眼睛瞪的溜圆。

“看时间,都快到了吧。”门卫说着又是一串哈萨克语,明显是进入学习状态了。

焦国平无言以对,愣了一会儿,咬牙对随行的大使馆司机道:“送我回机场,再帮我订机票,我要回国。”

石油管道的妙处,外交部的那起子文科生估计还没有悟出来,能悟出来的估计没有外交部的人。焦国平也是因为了解苏城的缘故,早年就了解过石油管道,这才第一时间的毛遂自荐。

但是,耽搁的时间久了,难保哪个人回过味来,天底下多的是聪明人,部委就更不用说了。外交部的那些文科生也许不明白啥叫石油管道,可就是盯着他焦国平,也说不好能发现什么。

焦国平是不愿损失这次机会的,大使馆的司机又不在乎了,哼哼唧唧的道:“送您到机场可以,订机票的话,您得找大使馆。”

“先到机场。”现在可没有方便的移动电话用,到了机场,他又打电话联络使馆。

刚来就走,而且平白无故的多花两张机票钱,大使馆也不愿意。焦国平又打电话回国内,说好报销程序,再转回大使馆……忙了几个小时,焦国平才坐上了阿拉木图到重庆的飞机,多亏了倒爷横行,这才多了一班飞机,否则就得等明天的飞机了。

即使如此,焦国平回到国内,天都黑透了,再回到外交部,苏城已经和他联络上了。

焦国平又急又燥,抓住一个面熟的就问:“苏城说什么?”

“就在说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石油管道呢,还有些当地的事情。”面熟的看在他那副司长的职衔上,简略的解释了两句。

“部里的意见呢?”

“这才几个小时,能有什么意见。”

焦国平大喜过望,说了句谢谢,就往会议室奔了去。

到了门口,听见里面似乎有苏城的声音,焦国平想也没想,就冲了进来,大声喊:“苏董,我支持大华实业开拓中亚石油气!建设中哈石油管道,不仅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原油供应,而且能够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令中国的石油供应更安全。此外,中哈石油管道,还能加强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联系,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