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德语(第2/3页)

经过一年多两年的时间,大华工人的水平上了一层之外,他们的培训体系也显露出了威力。

谢薇薇见到的就是一群正在学习的工人。

90年代的工人,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的工人,对于学习的认识都是正面的。人们嘴上说着走后门,但有机会的时候,都会拼命的去学习。

谢薇薇就见到一个工人脖子仰的高高的,手上却抓着笔记本,另一只手在眼睛不看的情况下拼命的做记录。

她轻轻的走过去,只见笔记本上写着一堆奇怪的词语:攒普林……偶单格……

“这都是什么?”谢薇薇弯着腰,鼻腔里全是机油和润滑油的味道,看了两分钟,脑袋就看晕了。

“嘘。”工人低头瞅了她一眼,似乎有点被谢薇薇的美色所吸引。不过,台上的外国工程师又在说话了,工人迟疑片刻,还是抬起头来,眼睛盯着他的动作看。

与此同时,更多莫名其妙的词语出现在他的笔记本上:“派普兰……弟可送拉客送哥拉门……”

然后,他还翻页了,颇为认真的继续写了下去。

谢薇薇等了好半天,终于台上的工程师说完话了,她忙问:“你是在记笔记?记他说的话。”

“可不是。”这工人大概30岁前后的样子。他不好意思与谢薇薇对视,于是小心的低下头,一点都看不出刚才“嘘”的样子。

“你写的这些是什么意思?攒普林是什么?”

“嗯。”

“我是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工人很腼腆,尤其是在旁边有人围观的情况下。

谢薇薇落落大方,此刻讶异的道:“你不知道什么意思,记下来做什么?”

“嗯。”

“嗯什么?”

“嗯。”

“你只会说嗯吗?”谢薇薇再有脾气,也该没脾气了。

工人轻轻的说:“嗯。”

谢薇薇翻着白眼,有种要昏厥的意思,心想:幸亏外国工人不是这样的,否则任务都不知道怎么完成。

这时候,跟前围观的工人,有大胆的吆喝道:“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记下来,晚上找翻译看看就明白了。老胡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人,你和他说不是对牛弹琴嘛。”

谢薇薇一阵无奈,道:“你们是听不懂他们的话,然后用语音记笔记的?”

“是啊。”

“那为什么不让听的懂的人,比如翻译整理一个笔记?”谢薇薇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你们不是听不懂德语吗?找听的懂的整理一份,大家一抄不就行了。

老胡此时却悄悄的说了一句:“那怎么自己学德语?”

谢薇薇登时愣住,问:“你在学德语?”

“嗯。”

“学会了吗?”

“嗯。”

“学了多少?”

“嗯。”

对话再次进入死循环,谢薇薇求助的看向别人。

适才的工人高声代答:“我们都学德语,德国工人都说德语,公司的设备也是德国的,不学德语学什么。”

“那你们学会了吗?”

“咱们对话一个?我们好几个人,都能和德国工人聊天了。”高声的工人很自豪。

谢薇薇有些惊讶的微微张嘴。90年代的外语是相当吃香的,小语种尤其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大华的工人竟然能和德国人日常交流,那水平就很不差了。

她想了一下,抢过老胡的笔记本,翻到前面看过的一页,问:“刚才问的,攒普林是什么?”

“取样。”

“派普兰。”

“油管。”

“这个……”谢薇薇很艰难的念了下去:“弟可送拉客送哥拉门。”

念完才发现,还挺顺的。

老胡这时候低声道:“分裂蒸馏塔。”

“什么?”

“分裂蒸馏塔。”

谢薇薇看向其他人,见有人点头,才扭头道:“这么长的你知道,那么短的你就不知道了?知道的话,你记什么。”

“我昨天刚背的,记得不清楚。”工人说的很实在。

谢薇薇心里一动,举起笔记本,对着光线看了一下。

原本巴掌厚的笔记本,已经膨胀到了拳头厚,里面的页面全是松泡泡的,边缘也黑了。翻到前面,就能见到不同颜色笔的注释,全是中文语音的德语单词,有的还有大段的说明。说明主人没少进行翻阅背诵。

老胡突然有些扭捏,抢似的将笔记本给抓了回来,小声道:“我脑子笨,记得慢,好多也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