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败途(第2/3页)

苏刑真想一赌气走了,晃了一下身子,干脆说正事,道:“李总编,我听说大华实业有召开一个记者招待会?我今天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那个记者招待会,我们要派资深记者去的,已经定好人了。”李善拍着脑袋想:“你是今年调过来的?我这个人的记性啊,你是在哪家子刊?”

《中国青年报》下面的子刊有好几个,其中不乏重量级的全国性报刊,包括曾经发表基础五小报道的《青年参考》报。李善是本刊的副总编,因为不记得苏刑了,故而以为他是下面哪个子刊新调入的年轻人。

苏刑听他说资深记者,以为《中国青年报》要着重报导大华实业的记者招待会,不高兴的道:“我不是你们的记者,我是中宣部的。”

“中宣部?”李善稍挺了一下腰。

苏刑观察到了他的细微动作,心情好了一些,才解释说:“我不是代表中宣部,我是以个人的身份来,想请中国青年报,不要参加这个大华实业的记者招待会。”

“你个人的身份?”李善心想:你算是个什么身份。他的腰又塌了下去,靠在沙发上,问:“为什么不要参加这个记者招待会。”

苏刑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但他又没有说“我爸是苏东元”的勇气,只能委婉的说道:“这个记者招待会,是一个陷阱,不信,你可以问苏书记。”

“哪个苏书记?”

“苏东元书记。”

李善想了一下,才想明白苏东元是谁。他心里吃惊了一下,表面上丁点不露的说:“这是苏书记的意思?”

“算是吧。”

李善陷入了思考当中,他是60年代末的大学生,历经运动而不亡,又做了中央机关报的副总编,考虑事情已经不单纯的是领导意见了。这么大的媒体报刊,全国屈指可数,正部级的领导却比小报的数量还要多,要是有一位高级领导打招呼,李善就遵从上谕,他也做不到这个位置来。

报纸一旦付梓,里面的内容就不可更改了。因此,把握政治是他这个级别的媒体最需要考虑的事,其次才是主管领导。就李善的经验而言,若是弄错了顺序,就算一时得到好处,长远来看是要吃大亏的。至于苏东元这种不同系统的领导,确实需要尊重,却不能亦步亦趋的听话,尤其是连张纸条都没有的情况下。

李善于是笑了一下,推了老婆一把,叫她“泡茶”,然后才道:“苏书记的意思是,这个记者招待会是个陷阱?”

“记者招待会的内容不实,希望你们不予报导。”苏刑总算找回了一些自信,一字一顿的说道。

李善“哦”了一声,继续问道:“我印象里,大华实业的报道有四部分,一个是通报他们在阿联酋开发的瑟坦油田的情况,一个是大华实业的海上钻井平台的开发和生产情况,第三是中国第一届国际石油展销会的情况,第四是大华实业未来的投资情况。苏书记的意思是哪里不实,不予报导呢。”

“你怎么这么多问题。都不报导不就完了吗?”苏刑得到了茶水,拿捏了起来,不满溢于言表,说:“你是不是收了苏城的礼,所以替他说话。”

“冤枉啊。”李善不知怎的,想起了运动年代的小将。他看了一眼苏刑送的礼物,苦笑道:“我刚才说的四点里面,第二和第四项不论,第一项和第三项,也就是中国在阿联酋开发的瑟坦油田,以及中国第一届国际石油展销会的情况,是团中央指定的报导重点,如果不报导,也是要有理由的。”

苏刑自己就在中宣部工作,知道这样的规矩,不由一怔。如果新闻处或者新闻科安排的重点报导项目,报导力度不够都是要追责的,否则如何体现领导力和宣传指导的作用?

不过,这也难不住他,苏刑脑筋一转说道:“你们就这一次不报导,下次报导不就行了。这一次,你们就可以说版面排不开什么的。”

李善却问:“这两项是没问题的?”

“没问题。”

“既然没问题,还是让我们报导吧。否则让上面知道我们连记者招待会都没去,肯定说我们工作做的不到位。再者,大华实业记者招待会是已经安排好的,版面都留下了,我突然说不报导了,主编和副主编也会问我的,到时候被查,我也不好解释。”李善一派老姜本色,说着让苏刑发愣的话:“其实,具体哪部份不能报导,请苏书记写个条子,我们肯定不胡乱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