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陈雪莹的大计划(第3/4页)

杨帆估计是沈宁给许飞支招了,不然许飞不会想到来找自己。

“我在国外学的冶金化工,和星电子虽然不对口,但是不用离开宛陵,也能将就一下。”许飞说的很勉强样子,杨帆心里不由暗想,这家伙心气还挺高的。

杨帆想起纬县煤田的事情来,不由灵机一动问了一句:“你学的专业,和煤炭有牵连么?”

许飞露出非常意外的表情说:“你怎么猜到我在国外学的是这个?一直以来中国的煤炭产业污染严重,我到了法国后,专攻煤炭化工。”

杨帆一时来了精神说:“我们纬县就有一个现成的大煤田,你等着,我给你拿资料。”杨帆说着拿出一叠资料递给过去,许飞也不客气,接过就看了起来。

看大致的看完之后,许飞不由的皱起眉头说:“储量是很大了,不过还要看煤炭的质量如何。煤炭加工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技术层面也相当的多样。如果想搞一个循环经济工业园一类的计划,没有大量的投资简直就是空中楼阁一般。这也就是中国很多小煤窑存在的原因,见效快啊,富了个人和地方,亏了国家,遗祸的是子孙百年。”

杨帆笑了笑说:“你倒是很有一种历史使命感,我看你工作的事情,也别去和星电子了,到纬县来帮我。”

许飞多少有点意外,看看杨帆说:“你不会真的想拿煤炭做文章吧?”

杨帆笑着解释说:“不是我想,而是有人想,而且纬县的经济想上去,就必须从这个地方入手。现在已经探明的储量超过了五亿吨,检验结果是三分之一主焦煤,你看看这个。”杨帆说着又拿过来一份报告,递了过去。

许飞结果一看,顿时脸色也微微一变说:“这是优质煤炭啊,纬县没有存在大量的小煤窑吧?有的话就太可惜了。”

杨帆笑着说:“政府早有措施,发现一家关闭一家,该抓的抓,该关的关,总之这是个禁足点。以前批的煤窑,规模不够的也要关闭。你说的那个什么工业园,有没有相关的资料?”

许飞说:“资料我倒是有不少现成的,都是国外成熟的模式。从生产到加工的流程都非常清楚,不过具体的技术没有。关键的还是一个资金的引进,指望国家拨款的可能性不大,想搞这个,就要和国内的大型炼钢企业联手来做,甚至还是多方面的联手。我有个师兄在德国,就是这个方面的专家。”

杨帆想到陈雪莹说的事情,便笑着对许飞说:“你这样,工作的事情就别着急了,先等一段。回头对煤炭感兴趣的人来了,大家见个面,你给我做参谋。你要是愿意,随时可以进纬县政府办,不愿意的话进和星电子也就是一个电话的事情。”

这个时候沈宁胖乎乎的身子出现了,沈宁进门就扯着大嗓门说:“怎么样,我没骗你吧。”

三人笑着谈了一阵,一番叙旧后,一同吃了晚饭。许飞回去之后把相关的资料发到杨帆的邮箱里,杨帆连夜看了一部分。很明显,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从煤炭的生产到加工,需要巨大的投入。资金动辄就是上亿,别的不说,单单是一个煤炭生产基地,就是两三个亿的投资。

方向是有了,但是目前对杨帆而言,还仅仅是一个方向。

过了几日,陈雪莹一个电话打进来说:“我人到宛陵了,还带了一个,估计你要叫姐夫。”

杨帆笑着说:“姐夫好啊,说地方,我来接待。”

陈雪莹笑着说:“书呆子一个,搞技术的。你可别欺负他啊。”

匆忙赶到宛陵的时候,天色已经暗淡,随着季节的变迁,天黑的越来越早了。到了宾馆,还在大堂,就看见陈雪莹和一个带着眼睛的男子在沙发上窃窃私语,杨帆上去招呼一声。

“姐!我来了。”

陈雪莹看见杨帆就笑着站起来,拉着身边的男子过来介绍说:“石磊,我男朋友。”

杨帆扫了一眼石磊,一个表情有点木讷,高高瘦瘦的男人,看起来大概三十五六岁的样子。握手的时候杨帆主动说:“杨帆,很高兴认识你。”

石磊显得有点突兀的说:“陈雪莹说,你们那里发现了大煤田?还有一个大的开发计划?计划书你带来没有,我看看如何。不行的话,我就回德国去,国内的环境根本不适合我搞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