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发现!卷宗里的问题!(第4/6页)
绥州刺史周正一听,勃然大怒,决定亲自审理此案。
经过他的探查,他得知当日有人见到商人孙鹤琴也去了蛇山,并且还有人见到后来孙鹤琴亲自去过县令蔡翁义府里,给蔡翁义送了一箱子东西。
周正当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官商勾结的命案!
他立即命人将孙鹤琴带来,同时严加审问,最终孙鹤琴招供,承认是他杀了人。
他说他与甘青在上山路上偶遇,结果甘青见财起意,要杀他夺财,最后被他给反杀了。
而他给蔡翁义送的一箱子东西,都是钱财,是为了让蔡翁义帮他,他不是故意杀人的,不想因此而死。
周正根据孙鹤琴的供词,派人对蔡翁义府里进行了搜查,果真找到了那一箱子钱财!
至此,一场官商勾结的杀人之案,就此真相大白!
绥州刺史周正将两个案子并案递交给了大理寺,正是前大理寺丞林枫审理的,因为证据确凿,且孙鹤琴与蔡翁义都相继认罪,人证物证俱在,所以那个林枫做出审判——孙鹤琴犯杀人与贿赂官员两重大罪,秋后问斩!
而蔡翁义身为县令,明知凶手身份,却收受贿赂,制造冤案,从重处罚,故此判处流放巂州,秋后执行。
问斩与流放是大唐最严厉的两种处罚,寺丞做出决定后,还需要寺正与少卿相继审核,因案子证据链清晰,人证物证齐全,所以一律通过了前林枫的审判,案子也就此递交刑部。
萧瑀看完了这份卷宗,他看向林枫,道:“此案本官也知晓,虽然当时本官很忙,没时间复批此案,但少卿还是向本官说过几句,因为一切都很周全,所以本官也就没去管。”
“而且现在看来,卷宗事事描述的都很详尽,并未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他不由道:“子德,你说这个案子有问题……哪有问题?”
林枫喝了口水,才不紧不慢开口:“疑点有二!”
“两个疑点?”萧瑀一愣,这么多?
就听林枫道:“第一,死者的头颅在什么地方?从案子开始到结束,死者的头颅一直都没被找到。”
萧瑀蹙眉道:“卷宗里不是说了么,杀人凶手也就是商人孙鹤琴说,他杀了甘青之后,将甘青脑袋砍了下来,扔下了蛇山的悬崖。”
林枫道:“可后来衙役去寻找,并未找到。”
萧瑀道:“蛇山有蛇,也有其他的动物,或许是被狼什么的吃了。”
“就算被吃了,那骨头总该有吧?人的头盖骨十分的坚固,那可不是轻易能被咬碎的。”林枫说道。
萧瑀皱了皱眉头,旋即道:“这倒也是,但也可能是被什么野兽叼走了,所以才没找到。”
林枫点了点头:“的确有这种可能,那说第二个疑点吧。”
他看向萧瑀,道:“孙鹤琴杀人也就罢了,为何要砍掉甘青的头颅?还要将其扔下悬崖?”
萧瑀看了一眼卷宗,道:“孙鹤琴说他怕杀了人后,被别人发现,所以才砍了头颅。”
林枫说道:“被谁发现?发现什么?”
萧瑀蹙眉道:“当然是被后来上山的人发现,发现甘青的尸首。”
“就算发现了甘青的尸首又如何?”
“会迅速报案啊,这样他不就有了嫌疑了?”
“可是……”
林枫突然看向萧瑀,话音一转,道:“萧公,孙鹤琴的供词上说的是他与甘青是偶遇的,偶遇也就是说两人并非约定好碰见的,他之所以杀甘青,是因为甘青觊觎他的钱财,是甘青先起的杀心!”
“那么问题就来了……”
林枫深吸一口气,道:“两人是偶遇的……他并不知道自己上山时被其他人看到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就算他杀了甘青,直接离开,有人会迅速就怀疑到他身上吗?”
萧瑀怔了一下:“这……”
林枫继续道:“对于普通人来说,砍下人的头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砍掉头颅的过程中,谁能确定不会有其他人也在那时上山?”
“这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徒增被他人发现的危险?”
“而且带着一颗头颅上路,哪怕很快就到了山顶扔下了悬崖……可这路上就能确保不会遇到其他人?万一遇到了其他人,他带着一颗头颅,岂不是一下就被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