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5/12页)

“那叫洁具。”

“叫什么那也是拉屎用的啊。”

丹青笑了,不再与他争辩,看得出他心里已经不好受了。

中年处长说,他已经参加过两次交易会了,但是方便饭仍然没有销路,面对方便面成熟而庞大的市场,他们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然而,在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才是在市场经济中能占领一席之地的铁律。

他的话,让丹青沉思良久。

在这之后,丹青在电脑城找到一个卖电脑的活儿,没有底薪,卖一台提成一台的钱,由于竞争激烈,卖一台组装机,提成也就几十块钱,还要免费负责售后服务。

这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事,以他的才智,在龙行天下公司时都嫌公司规模有限,无论是人员配备还是租用民屋,都是一切从简的原则。当时他就立下雄心壮志,要做这一行的神奇小子,有朝一日注册自己的公司,而且一定要在电子一条街上立足,成为业中主流,而不是跟在后面瞎起哄。

然而现在他懂得了,实现梦想必须脚踏实地,你认识自己有一个过程,市场认识你同样有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里去干力所能及的事,比清谈空想现实得多。

一天晚上,丹青在睡梦中接到一个电话,是他的一个买电脑的女顾客,咋咋呼呼地说她的重要文件在电脑中突然消失,她简直要急疯了。丹青一看手表,已经是半夜两点钟了,怪不得房东叫他听电话时脸板得像铁一样。

丹青骑着破自行车在冷风中疾驶,他住的地方离女事主的家是城东和城西两个方向,而女事主根本说不清是电脑出了问题还是她的操作有问题,总之她强调那份文件她第二天开会就要用。为了区区几十块钱的提成,他真是不想在夜里赶过去,合同上只写了保证售后服务,并没有说随叫随到啊,什么事不能等到第二天再做?

但是,人是很奇怪的,有时想是这么想,做起来又完全是另一回事。

他也不知道是怎么说服自己的,直到穿过一条条清冷的街道,他心里一遍一遍地想,谢丹青,这难道就是你的人生吗?马上,他就听见了父亲的声音:谢丹青,你以为你是谁?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从零开始的!

女事主穿着一件红色的睡袍,在客厅里来回踱步,她烫着满头麦穗那样的蓬松发型,乍一看活像一只母狮子。丹青一进屋,她就喋喋不休地讲丹青帮她组装的电脑怎么乌龙,总之麻烦不断。丹青没有讲话的机会,只好坐在电脑前操作电脑,发现一切正常,但是文件的确是没了,问女事主文件的名称,她说没有名称,看来她也是个生手。

生手惹出来的问题是没法预见的。

丹青开始找文件,女事主熬不过,靠在客厅的沙发上睡着了。

丹青把她的文件找出来后,打印好,才叫醒她。本以为她会感激自己,但女事主什么也没说,递给他五十元道:“算你的加班费,别嫌少啊。”

“谢谢。”结果是他反过来谢母狮子。

“你是刚参加工作的吧?”

“勤工俭学。”

“嗯,还算有出息,就为这一点,我送给你一个忠告,这可是私人收藏,比那五十块钱值钱:不要太相信温情的东西,那是最靠不住的。”

丹青注视着女事主,脸上有些茫然。

女事主道:“今晚如果你睡觉了,我就不能睡觉,明天还有可能被炒鱿鱼。经济社会是个竞技场,别人不顾你的感受做出任何事来都是可以理解的。明白了?”

丹青点了点头。

“你可以走了,”女事主用手遮着嘴打了个哈欠,“五十块外加一个忠告,我年轻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谢丹青重新出现在大马路上,不过他这会儿睡意全无,心情还挺舒畅,他吹着口哨,是《恋曲一九九○》,两手撒把骑着自行车,像二流子一样愉快。

没有人永远是热点新闻的座上宾。

在那种万箭齐发般的热闹劲儿暂且停歇之时,泪珠儿被某出版社正式“接管”了。经济社会,谁都不会无缘无故地买单,你总不能收了定金以后就不当作家了,而成为一名歌手,大肆进军歌坛吧。

出版社给泪珠儿找了一个度假村,有山有水,风景无比秀美也算安静宜人。同时派了一名编审级的女编辑陪伴她,并且起到督促她的目的。这是一个五十多岁,看上去相当干练的女人,不胖不瘦,皮肤黝黑,眼神里充满警觉,一脸的霸气或者说有几分凶悍。早年她毕业于名校的研究生班,是才气很高的人,可以说做为他人作嫁的工作以后很有点虎落平川的味道,幸好后来这些才华都体现在了她的抓稿上,这些书稿又总能点在读者的醒穴上,以至于渐渐地不少知名作家都以搭上她成为炫耀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