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5/7页)

鲍雪自幼学琴,后来就读于音乐学院,成绩优秀,但终因身体不好,离开了文艺团体,她现在收几个学生,纯为解闷而已。

对于这个法国人的设计与装修,鲍雪甚至比谢怀朴还要满意。怎么说,这个家也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华庭。

夕阳的余晖把网球场染成了橘黄色,鲍雪优雅地坐在油纸伞下,欣赏着丈夫和儿子的翩翩英姿。此时的谢怀朴已经换上了那件大红色的运动服,在场上左右开弓地飞跑,显现出成熟男人的完美和潇洒;丹青的T恤反而是深蓝色的,上面还有一只两寸高的熊宝宝,这为他年轻而俊朗的面孔增加了几分稚气。

像这样和谐的场面,多半只会出现在房地产商的广告画面里。谁都知道,这一切不是真的。

在晚餐的饭桌上,话题才进入正轨。

尽管洗完了澡,丹青还是像刚出笼的包子那样散发着热气,这显然是兴奋所造成的。“爸爸,”他说,“我已经找到工作了。”

谢怀朴穿着洁白的棉质衬衣,头发蓬松干净,散发着淡淡的洗涤剂的清香,他已经完全沉静下来,不再是运动场上的那个火球。这时他抬起眼皮,注视着儿子:“什么意思?你才上大二,怎么可能找到工作?是不是帮着学校食堂分菜。”

“爸,你别忘了我是计算机系的。”

“那又怎么样?”

“现在是炙手可热势绝伦。”

“你还没有哪怕是一点点生活经历,就开始自我升值了?”谢怀朴的口气有些轻漫,但嘴角挂着微笑。

丹青自然是年轻气盛的,父母的宠爱令他的自信心表现得十分强悍。意大利的一家心理研究所经过调查发现,小时候被父母溺爱的孩子,长大更容易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这恐怕是溺爱孩子唯一的不是负面的说法。但是丹青的成长过程似乎证明了这一点。

他说:“爸,你的那一套理念现在早就不时兴了,计算机这个行业需要的不是经验,而是才华,是一个高度年轻化的行业。”

“别说的那么神,讲具体一点。”

“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学校的两个校友,当然他们早就毕业了,想搞一个网络公司,其中有一项业务,是买断一个业绩非常差的网站,重新做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留学中介网站,取名叫‘龙行天下’。但他们人手不够,就回到母校来物色人才,可能是有眼缘吧,他们对我很有感觉,说我就是他们要找的人。我们是在一个专题座谈会上认识的,我对他们的印象也很好,真有点相见恨晚。”

谢怀朴显然对这套温情的说法不感兴趣,便不动声色道:“他们是不是投入这个网站的资金还不够。”

“是的,但是有风险投资商对这个商业计划感兴趣。”

“所以他们才找到了你。”

“我又没有钱。”

“你当然没有,可是我有。但我事先声明,我是不会拿公家的钱打水漂玩的。事实证明,大学生的商业计划多半是天方夜谭。”

丹青愣了一下,马上不快道:“爸,我们学校大一有个学生,现在还兼职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在校创业早已不是什么说说而已的事了。再说,”丹青停顿了片刻才道,“你也不要以为全世界都是势利小人,人家根本不知道我的父亲是谁,而且也没有跟我提半个钱字。”

“你以为人家搞调查研究会大张旗鼓的?不提钱字的人恰恰是嘴巴张得最大的那一个。”

眼看着两个人即将发生冲突,鲍雪急忙出来打圆场道:“丹青,万一你去帮人做事,会不会影响你的学业?”

“就是,”谢怀朴马上接过话去,“我看你还是先把学习搞好,上大学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心理建设过程,等你完全做好了准备,还愁找不到好工作吗?”

丹青笑道:“爸,我一直不觉得我们之间有代沟,就像朋友一样,但看来不是这么回事。大学毕业找不到事做,现在司空见惯。”

“那就更要警惕人家为什么偏偏选中你!”谢怀朴叹道,“江湖险恶,我如果不提醒你,谁还会提醒你?”

“我可不愿意将来在你的暖翼下工作,无所事事,但是每个人都对你客客气气,”丹青认真道,“边学习边工作的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一定会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