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复杂局面(第2/3页)

不仅如此,此敢死行动还成功为我方炮兵争取了宝贵的反击调整时间。最终使得我方炮兵有力还击,狠狠压制了朝方火力!

因此可以说,并非朝鲜顾及国际形象避免炮击波及平民。而是金允浩驾驶K9出现吸引朝鲜注意,使得朝鲜炮击目标被动发生偏移。”

当时,朝鲜炮击范围的确有向平民区延伸的趋势。但朝鲜最终会不会炮击平民区,谁都无法给出准确答案。但这并不妨碍韩国做出“正确判断”。

申贤敦如此介绍,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击朝鲜形象。

不过也因此体现出现场局势紧张,体现出金允浩行动的必要性。

而至于申贤敦口中,韩方炮兵狠狠压制朝鲜,纯属鬼扯。

要是不是朝鲜畏惧韩国战机参战而主动收兵,还不知道韩国炮兵要被揍成什么鬼样子呢。

而为了避免谎言被揭穿,申贤敦主要都是围绕金允浩介绍,而对于当时韩国炮兵的表现,只一句话带过。

如此介绍下,金允浩的英雄事迹就更突出了。

可听完这段介绍,很多人将信将疑,并随之产生很多疑问。

KBS记者提问:“为什么执行敢死作战计划的人不是军人,而是检察官?”

申贤敦心中早有腹稿:“这个问题有些复杂。

首先,这份作战计划的提出者正是金允浩检察官。

当天他正在延坪岛工作,且在炮击发生后第一时间指挥疏散平民。

他了解居民区情况,为平民安全考虑,因此才提出这份计划。

因为他是计划提出者,因此对如何执行计划最熟悉。

其次,当时情况紧急。

国防部批复计划时,炮兵部队还未征选出执行敢死行动的人选。

为了争取时间,金允浩检察官便亲自驾驶K9离开掩体。

因为种种原因,才造成执行者是金允浩,而非军人。

当然,延坪岛军人也是勇敢的。

在金允浩行动后,驻军组织了敢死队冒着炮火紧随其后,准备营救。

事实证明这支小部队的勇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金允浩驾驶的K9被击中,金允浩生死不明的情况下,是这只敢死部队冒着炮火将金允浩从损毁严重的K9中营救出来。是他们拯救了我们的英雄。”

这段介绍中,申贤敦又说谎了。

炮兵部队不是没来得及选出执行者,而是压根就没征选。

否则金允浩也不会亲自上阵冒险了。

而派出营救部队,也是徐爸爸的命令,跟国防部和炮兵部队没半点关系。

可发言人这么说,包括金允浩和徐爸爸在内的知情人也不能唱反调。

于是真相便被再次掩埋,国防部变成指挥有方。

……

对申贤敦关于军方的吹捧,记者们毫不关心。

他们此刻关注的是金允浩事件。

此刻所有记者都是满脸狐疑的表情。

没有震撼,没有敬佩,只有怀疑。

因为这些记者觉得这件事情有些虚幻,像天方夜谭!

韩国有没有战争英雄?

答案是:当然有。

可那些战争英雄都是几百年前的人物了,最近还真未出现过。

细数现代,也就几十年前偶然撞破朝鲜特工刺杀韩国总统行动的派出所所长能算得上英雄。但这件事情充满了偶然性,并非让所有韩国人都信服。

最近几十年,在战争中真正为平民生命安全而做出牺牲的英雄几乎没有。

所以,记者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件事是杜撰出来的,或者是被夸大的!

现场鸦雀无声,所有记者都在心中强烈质疑,思考如何揭穿谎言。

面对记者们的质疑,申贤敦再次点开大屏幕,用事实回应质疑。

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不久前发生在延坪岛上的相关视频画面。

视频开始是延坪岛遭受朝鲜炮击的惨烈画面。

这部分内容引起所有韩国人的强烈同情和对朝鲜的忿恨。

随后不久,画面切换,显示出金允浩驾驶K9的画面。

画面中金允浩的凝重表情以及跟国防部的紧张对话,无不强烈的表现出当时的凝重气氛。在场所有记者被瞬间吸引,现场再也没有半点声音。

炮弹划过天际的呼啸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红色的光火闪耀,黄色的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大地在震动、画面在颤抖……

这一切仿佛将所有人带到当时的战火纷飞现场,体会着地狱般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