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你来跟我干吧(第2/3页)

整个计划把销售分为销售前期准备,和实际销售两个大阶段,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服务,主要的目的,是迅速激发市场投资热情,海量蓄客,主要的手段是各类宣传和炒作,营造出未来泽业一定会火的市场共识,进行饥渴营销;

也就是说,在开盘之前这段时间,泽业一定要通过各种手段,持续制造事件频繁曝光,激发市场关注,提高知名度。

一旦时机成熟,开盘后,销售阶段可以拉开一段距离,不停的制造市场氛围,形成“泽业商铺太火爆了,要找关系才能买到,找了关系也不一定买的到”、“买泽业商铺真的很不易”、“能买到就行,别挑了”的口碑,制造产品稀缺性的市场共识。

具体的操作方法,他也罗列出了步骤大纲。

最后还提到了赵泽君很关注的‘品牌效应’。

老赵开发建武市泽业广场,之所以在财力很吃惊的情况下还能不计血本,就是要树立起泽业品牌,为将来更多的泽业广场打下良好的口碑底子。

同样的产品,为什有的厂家卖得好,有的卖的不好?质量是一方面,但这不是销售人员能决定的,销售人员主要的工作,为帮助产品在各自的领域,提高知名度,在同质化、高噪音的竞争中取胜。

“同质化?高噪音?任总,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赵泽君问。

“打个比方吧。比如刘德华和模仿他的张德华,两个人身材长相嗓音都一样,这就是同质化。但是张德华出场费两万,刘德华两百万,差别不在质量,而在名气;同样的,刘德华有1条新闻,其他二线明星有100条新闻,这叫做高噪音干扰。但观众关注的,还是刘德华的那条新闻,还是因为他的知名度大。所以只要提高知名度,就能解决竞争中的同质化、高噪音问题,树立起品牌效应。”

任必达一口气说了一大堆,似乎有些口渴,拿起杯子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然后有些紧张的看着赵泽君。

“你这个计划书做的不错,不过具体的操作上如果是我或者我的公司来做,可以实现得更加完美,当然,这不是你的问题,因为我现在能动用的资源,毕竟比你要多一些。但总的来说,我们两的想法是一样的。”赵泽君说。

任必达点点头,注视着赵泽君,等他的决定。

赵泽君放下计划书,斟酌了片刻,忽然问:“老任啊,有没有兴趣来我这里干,做市场部的副总,同时专职负责销售这一块?”

任必达一愣,压根没想到赵泽君会问这句话。

在来之前,他就知道这趟来要项目,并不容易。

这位年轻的‘赵总’不是个可以单纯依靠老交情就说的动的人,做生意和人情分得很明白,何况自己和他之间,充其量也就是普通朋友,谈不上多深的交情,哪怕拿出了这份精心准备的计划书,对方也有很大几率拒绝。

这跟借钱不一样,要是开口找他借个几十万,任必达觉得凭着自己这点面子,没问题,可现在是关系到人家几个亿的大项目,对方有顾虑是理所当然。

所来任必达其实已经做好被拒绝,或者被进一步杀价的心里准备。

但他无论如何想不到,赵泽君直接拉拢他。

“赵总……这……”任必达一时间脑子有些乱,不知道该怎么说。

赵泽君摆摆手,递了一支烟给他,任必达接过后连忙掏出火机,先帮赵泽君点上了。

赵泽君靠在沙发上,吐了一口烟,淡淡说:“老任,我事业发展太快,尤其是泽业,起步快,未来摊子铺开的速度只会更快,现在最缺的,就是懂行的人才。我觉得你是个人才,希望你来帮我。至于业务外包嘛,我暂时还不考虑,建武市泽业广场是第一个泽业广场,绝对不是最后一个,如果每次都外包,我的损失很大,等于每个泽业广场的商铺我都要拿出去几个点分给别人。至于你这份计划书……”

赵泽君用手指点了点桌上的策划书:“我刚才说你这个策划书还不够完美,并不是开玩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条,请明星助阵。你能请来的,也许是张德华杨德华,但是我,却能把真正的刘德华给请来,这效果能一样吗?我动用自己的资源,帮你完美实现这份策划,最后咱们两家怎么算呢?明明是我花钱雇你们销售,结果还得用自己的资源,我来操心去帮助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