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7/13页)
她问他,今晚放什么电影。
他说,是好莱坞的彩色故事片《滑铁卢桥》。
她说,那不是黑白片吗?
他就笑了,说,本来就是彩色片嘛!
她一下来了倔劲,噘着嘴说,就是黑白!就是黑白!
安迪认真瞅了她一眼,兴奋地说,嗨,你一执拗起来,脸上的表情特别美丽动人呢!
她似嗔还娇地瞪了他一眼说,讨厌,不理你了!说毕,自顾自先走了。
安迪说得不错,好莱坞原版的《滑铁卢桥》还真是彩色片。静姝对国语黑白片版的这部电影印象简直深刻极了,她被这部爱情经典影片深深打动,曾经一口气看了两遍。因此还记得关于这部影片的一段佳话。据说,当年国内的发行商为中文片名曾大伤脑筋,认为,如果将片名直译为《滑铁卢桥》的话,不仅不够雅致,而且容易误导观众,会误认为是写拿破仑的片子。经再三斟酌,改译为《断桥残梦》,但仍觉得不够理想。编译组灵机一动,决定在报纸上公开征集片名。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士寄去了《魂断蓝桥》,才最终一锤定音。影片一上映,全国很快掀起了一股《魂断蓝桥》热,报纸上甚至打出了“山盟海誓玉人憔悴,月缺花残终天长恨!”这样的广告语。
电影在一招待所门前的空坝上放映,加上坐在银幕背后的地上看背光的,中美两国军人加上附近的老百姓,少说也有两三千名观众。由于电影里叽里咕噜尽说的是英语,电影放了十几分钟后,除了美国人,中国观众几乎都走光了。坐在安迪身边的静姝却看得津津有味,虽然国语黑白片与英语原版彩色片相形见绌,但剧情和人物她是极熟的,这就弥补了她英文程度的不足,使她完全沉浸到那凄美的剧情中。
《魂断蓝桥》被誉为世界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影片之一,是影迷心目中永不凋零的爱情经典。剧情讲述一位名叫罗依·克劳宁的英国陆军上尉(罗伯特·泰勒饰)与一位名叫玛拉·莱斯特的芭蕾舞女演员(费雯·丽饰)邂逅相爱,正当二人要举行婚礼时,罗依所在的部队却提前开拔了。玛拉执意要为罗伊送行而耽误了演出,被老板开除,生活因此陷入绝境时,却意外得知恋人战死沙场的噩耗,为了生存,她迫不得已沦落风尘。但死里逃生的罗依却意外归来,一对历尽磨难的恋人终于惊喜重逢。玛拉意识到过去的经历不会被上流社会的人所容忍,就毅然离开了罗依家的庄园。罗依发誓一定要把他找回来。在二人当年首次邂逅的滑铁卢桥上,玛拉毫无畏惧地扑向一辆隆隆驰来的军车,结束了生命。
影片缠绵悱恻的悲剧剧情,再次让静姝心潮起伏,当她看到最后,车灯映照着玛拉平静苍白却美丽圣洁的脸,她在军车的车轮下香消玉殒,地上只留下一只象牙吉祥符和手提包时,她再也无法忍受了,她用手绢堵住了就要痛哭失声的嘴,却止不住泪水在脸上汩汩流淌。
电影散场了,安迪送她回去,走过机翼桥,走进竹林里的溪边小路,二人一路上一直默默无语。晚风轻轻,竹叶呢喃,一弯新月透过林梢,在地上撒下时明时暗的月影,也在二人的身上洒上明明灭灭的光斑。
走出竹林,又进了一片蓊蓊郁郁的混交林,透过枝叶,已可见不远处那六棵耸立的桢楠了。分手在即,他见她情绪已渐平静,就问,你好些了吗?
好多了。她把辫梢送进嘴角轻轻咬着,羞涩地一笑说,不好意思,我老是跳不出来。
朦胧的月光下,穿着月白色紧身短袖旗袍的静姝,美得简直就像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安迪开始激动起来。
她扭过身,目光灼灼地紧盯着他问,这些天,想过我吗?
没有。他老老实实地回答。
她一愣,深感失望,暗想,你哪怕骗骗我也好啊!就问,为什么?
他说,每天凌晨5点准时发动引擎,白天驾驶飞机要全神贯注,没空想。天上飞了15个小时,人困得要死,晚上一沾床就睡死了。
哼!你这老实的粗心鬼,你不知人家有多想你啊!静姝边想心里就有了不满,就噘着嘴说,既然这样,那你来找人家看啥电影嘛?
安迪忙说,可是今天想呀!今天下午一闲下来,就特别想!我冲澡时想,要是晚上见不到你的话,我准会发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