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15/25页)

安迪啼笑皆非,一把抓下他们戴的瓜皮帽朝地上一甩,说,想当马戏团的小丑吗?没门儿!

艾文心疼地捡起两顶帽子拍了拍灰尘,塞进吉姆的背包里,咕噜着说,我要带回美国去留作纪念的。下回不跟你一路了,真扫兴!

安迪说,还是等下回再说吧!

五个人说笑着走上街,路过一个卖草鞋的地摊,只见一个美国兵付了钱,把一双脚尖带红绒球的草鞋往裤腰里一插;另一个脱了脚上穿的高帮作战皮靴,已换上草鞋,正在地面上试着脚,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当吉姆端起相机拍草鞋摊时,静姝瞅了换草鞋的那个美国人一眼,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四人忙问究里。她偷偷指了指那老兄的赤脚,载驰就捂嘴笑开了,其他人还是不明白。静姝嘟着嘴说,猪!没见他把草鞋的左右穿反了吗?安迪省悟,自嘲说,还真是猪呢!

五个人又往前走,见路旁有个卖汤圆和醪糟的露天摊子,一个个圆润雪白的汤圆在一口热气氤氲的大铁锅里翻滚着,一个慈眉善目的中年妇人正连汤带水地把汤圆舀进碗里。只见长条桌旁站的三个美国大兵接过碗,性急地操起白瓷调羹,呼儿地一声扒进口里张嘴就咬,不料三个人竟同时跺脚发出尖听,忙不迭地把咬出糖心的汤圆吐了出来,把桌旁坐的其他顾客和老板娘逗得哈哈大笑。见安迪他们感到茫然,静姝兄妹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他们吃的是汤圆,一般四川人在一年中的春节、元宵节和春分这三个节日时才吃的,里面包着又香又甜酽酽的红糖心子,刚出锅时很烫,一咬破,它会粘在舌头上烫得人乱跳。

吉姆问,那酽酽的糖心是怎么弄进去的呢?

静姝就打趣说,你是真糊涂还是装傻?你领航那么厉害,难道连这个都不明白?

安迪说,他爸开了家大公司,家里八个兄妹,他是最小的,许多生活上的事他确实不懂。

静姝哼了一声,把手朝那边的案板一指说,吉米,先看清楚再拍!

吉姆就听话地任相机挂在胸前,伸长了脖子去看老板娘操作,只见她先把雪白的湿粉搓成擀面杖般粗细,扯成一砣砣的短节,把一砣粉子略微搓圆后撮在左手上,再用右手拇指把它捏出空洞,填上包心封好口子,双手将它搓得溜圆,再擀进沸水锅。

吉姆欣喜地对静姝兄妹说,明白了明白了,看我下回在你们家做汤圆给你们吃!

载驰说,这东西很好吃的,错过此处无此店,我们大家都尝它一碗吧!

几个人都说好,就拉开高板凳坐下,等着上汤圆。

不一会儿,妇人就端来五碗汤圆。安迪、吉姆、艾文吃得舔嘴咋舌,连声赞叹。

吃过汤圆,五个人一转拐就来到了小镇的中心——台子坝。台子坝顾名思义,矗立着一座雕梁画栋的万年台,它的背后就是滚滚东去的岷江,对面是坐东向西的镇江王爷庙,万年台旁边有一株好几个人才能合抱的大榕树,苍劲盘曲,浓荫匝地。树下一张张四方小木桌的周围,摆着油亮金黄的高靠背竹椅,这是当地最大的一家茶铺,名叫“日得鑫”。

天气炎热,五个人早就走出汗了,猛一见大榕树,只觉一片阴凉在召唤,就情不自禁直奔大树底下而去。五个人在茶桌旁坐了下来,吉姆、艾文各自把背包和卡宾枪取下来,放在一把竹椅上,然后学着旁边喝茶人的样子跷起二郎腿。载驰向茶铺里吆喝一声,来五碗苿莉花茶!

来了!跑堂的么师唱歌般地吆喝着,一手拎着长嘴铜壶,一手托着一摞茶碗走来,眨眼间就在每个人面前摆好茶船和茶碗,然后卖弄地摆个“白鹤亮翅”,那铜壶的嘴子随即来个“凤凰三点头”,就一高一低地斟出开水来。三个大兵十分惊喜,看得瞪圆了双眼。载驰就趁机向他们介绍四川盖碗茶的掺茶茶艺和喝法,边讲解边作示范。大兵们连声叫谢谢,兴致勃勃地学起了四川人品盖碗茶的种种动作来。这时候,旁边就围上来七八个看热闹的男娃,从七八岁到十八九岁的都有。艾文学着载驰的样子,抓起茶盖子在茶汤里推了推,然后把茶盖子扣上,端起茶碗就大喝了一口,烫得他赶紧将茶水又吐了出来,张着嘴直是哈气。把所有的人都逗笑了。载驰连说,No!No!就拈起自己面前的茶盖,把香气氤氲的茶汤轻轻推了推,之后将茶盖斜扣在茶碗上,端起茶碗微笑着小啜了一口。他说,这叫品,不是牛饮。他的时而中文时而英文的说辞,又把所有人逗得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