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查车查人查钱!(第2/3页)

李硕报完数字,下意识探头看看楼下,发现院里院外前来报案的人不仅没少反而更多,心情更沉重,压力比之前更大。

韩博接过鼠标,翻看了一会儿明细,又问道:“这些都能确认?”

“有金鹰公司开具的收据,收据上有金鹰公司财务专用章,有证明人。为确保不出差错,我安排专人甄别印鉴真伪,能送到我这儿的,能入账的都能确认。”

“这么说还有暂时不能确认的?”

“而且不少,我让陈丹青同志专门负责。”

“你忙,我过去看看。”

陈丹青,市局经侦支队的骨干,毕业于西南财大,今年三十三岁,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现担任经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

相比“财务部”,他这儿更像一个信访接待室。

四个工作人员在里面审核单据,他这一个小组的两个民警在给两个报案人做笔录,而他正坐在沙发上听一个很焦急的中年人反映情况。

“韩处。”

“坐,你忙你的。”

刚走进来的看上去是个领导,中年人拿起一盒软中华,忙不迭起身发烟。

韩博拜拜手,示意他坐下继续。

陈丹青看看韩博,捧着小笔记本提醒道:“谢总,这位是韩处长,韩处长是从省里来的,听不懂本地话,我们说普通话。”

“韩处长好,韩处长,帮帮忙,他们是骗子,我不是……”

“谢总是吧,您别急,慢慢说。”

“韩处长,您看这公司,您看墙上这些照片,上次来在楼上办公室还看到好多批文,全是政府的大红章,一级一级的。我们建筑行业竞争激烈,企业想生存不可能不公关,为做他们的工程。前前后后跑十几趟。”

谢总长叹一口气,愁眉苦脸说:“上上个月来的时候,跟曾县长一起吃过饭,曾县长拍胸脯保证项目没问题,资金没问题,说度假村和小区项目是县里支持、县里投过资的。他现在死了,那会儿没死,那会儿是县长!”

陈丹青干咳一声:“谢总,那会儿是副县长。”

“副县长他也是县领导,县领导打包票能有什么问题,我们不相信政府还能相信谁,结果上了这个大当。”

说半天,一句没在点子上。

外面那么多人排队,韩博不想浪费时间,提醒道:“说重点。”

“对不起,韩处长,我太激动,没控制住情绪。”

谢总反应过来,急忙道:“有曾亚杰担保,我就相信他们了,先交投标保证金,不怕您笑话,为了能中这伙骗子的标,其它钱也没少花,前前后后算下来十几万。好不容易中标,又要交工程保证金,开口就是一百五十万。”

“投标保证金十万压在他们这儿,公关费花掉十几万,到这个份上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想方设法,又给他们交一百五十万。”

“他们没给你开收据?”

“当时财务总监申雨露不在公司,余绍东,就是那个香港人,给我开了一份手写的收据,说等申总回来去财务部换正式收据。一听说他们是骗子,全跑了,我赶紧回公司找收据,拿出来一看,字全没了,他们用的墨水肯定有问题,他们肯定是一伙老骗子。”

过一段时间笔迹会自动消失的墨水,听上去很神奇,其实没那么神奇。

别说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事实上早在抗战年代,地下党就曾用过这种办法传递情报。

作为一个刑事技术专家,让笔迹显现出来对韩博不是难事。其实根本用不着韩博亲自出马,市一级公安局搞文检的技术民警都能做到这一点。

只是这件事有点奇怪,金鹰湖旅游度假村也好,金鹰小区项目也罢,全是一个大骗局,既然是骗局,他们没必要画蛇添足。

并且那么多企业报案,别人不存在这个情况,唯独发生在他一个人身上,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

离家出走的熊孩子报假警,只是因为饿好几天实在扛不住想骗一顿饱饭。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跑派出所“自首”,交代一堆根本没干过的坏事,只为去看守所过一个衣食无忧的好年。

还有人报假警的动机更让人啼笑皆非,只是为好玩!

眼前这位之前请客送礼花掉不少冤枉钱,能入账、能立案侦查的,案件破获之后他能挽回损失。请客送礼花掉的钱入不了账,不可能因为这些立案侦查,就算案件能破获他的损失也很难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