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狠狠一耳光(第2/4页)

这个其实也就是一个过场,毕竟局党委已经通过了,只要姜信不是真的有多么严重的问题,别人也不会吃饱了没事干去举报什么。

一个星期以后,姜信的公示期过去。

李南代表局党委,召开招商科全体员工开会,宣布了局里面对姜信的任命,同时对招商科提出了几点希望,要求大家好好配合姜信的工作,把招商科的工作搞上去。

与此同时,郑健全在利平区投资“贡椒”生产加工基地的事情,正式签订了投资意向书,接下来他便会选择合适的地方正式开展投资了。

这个事情一传开,顿时不少乡镇的领导都跑到引资局来,都想把“贡椒”的主要种植区多往他们乡镇弄,毕竟这对当地的经济来说,具有不小的促进作用,而且可以作为当地政府的政绩之一。

而沿安镇镇委书记黄松和镇长邹浩良,一同来到引资局,找到了李南的办公室。

“两位领导,有什么事情,打个电话就行了啊,竟然还亲自来,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啊。”李南笑着到,之前在沿安镇的时候,李南跟黄松和邹浩良合作得都比较好,现在离开沿安镇也没有多久,见他们亲自上门来,也感觉颇为亲切。

当然,李南也知道他们两个的来意。

其实,就算他们两个不来,这个“贡椒”的主生产基地,也是要放在沿安镇的,这一点即使是郑健全也会认可,毕竟这次是在那里发现这“贡椒”的。

“呵呵,李南现在可是财神爷啊,我们可不敢怠慢。”黄松呵呵笑道,“你到引资局没多久,就搞出了大手笔,我们听到也感很骄傲和自豪啊,毕竟我们一起共过事嘛。”

李南谦虚地道:“其实这是同志们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而已。”

黄松道:“李南你就不要跟我们谦虚了,你的能力,我们是了解的,我们这次的来意,估计你也大致猜得到。怎么样,沿安镇可是你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现在有好事情,可不能忘了沿安镇啊。”

邹浩良也道:“是啊,沿安镇也算是你的娘家啊,而且‘贡椒’的真正产地,应该就在沿安镇。所以无论与公与私,把‘贡椒’的生产基地放在沿安镇,都是最合适的。”

李南笑了笑道:“你们二位领导都亲自来了,这个事情我当然不会拒绝,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沿安镇确实是最合适的地方。这得意爱你,不仅我这么认为,应该说郑总也是这么认为的。当然了,我现在也不能把话说死了,毕竟最终决定,是要郑总自己来做的。我只是尽量建议而已,我这个回答,没让两位领导失望吧?”

“哈哈,当然没有失望。”黄松高兴地笑道,李南的回答,基本上已经透露了很多信息,也就说没有意外的话,“贡椒”的生产基地落户沿安镇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这样一来,沿安镇今年的经济发展,又多了一大动力。

邹浩良也十分地兴奋,他道:“嗯,我们回去以后,就对相关情况进行梳理,为‘贡椒’生产基地的落户提供更多更有用的参考信息,有什么情况,我随时给你保持联系。”

李南点点头道:“这是当然,郑总的投资团队很快就会进来,到时候等他一确定,我就及时跟邹镇长联系。”

中午,李南干脆叫上了王正维,同黄松和邹浩良一起吃了午饭,并且让乔安军及时把帐结了。这样子让黄松和邹浩良心中感慨不已,在回去的路上,两人都不由自主地感慨李南走到哪里都干得不错,以前在沿安镇的时候,对沿安镇的招商引资工作作出了不小的贡献,现在到了引资局,又很快地打开了局面。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黄松感慨道。

五月八日,经过郑健全的权衡,他将“贡椒”的主生产基地放在了沿安镇,毕竟他第一次发现“贡椒”是在这个地方。与此同时,他还将加工基地也放在了沿安镇,毕竟沿安镇的交通是很方便的,距离武阳市城区也不远,离高速路也很近,同时这里征地方面要方便得多,因为土地价格便宜,这样他又向区政府多要了一些优惠政策。

两天以后,上次在天都市跟李南见过的搞花卉生意的郝韧国也来到了利平区,主动找到李南,提出要在利平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