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冤大头(第4/10页)
达济天跟芝芝商量增加生产线,可她已经因为要挟汪公子的事得罪了她,用芝芝的原话说,她宁可不赚钱也不要便宜了这个死老头子。这种情况下,芝芝不撤股就算好的了,达济天一下子变得有些被动,一方面资金周转不过来,另一方面看着大笔大笔的订单却接不上,唯一的股东也跟他闹翻,他第一次觉得,啃下这块大骨头有点消化不良。
关键时刻,黎钢给了他建议,把手里的固定资产,例如别墅、车子,先抵押给银行,暂时周转一下资金,能添置一条生产线,也能每个月带来上百万的收入,用不了多久,就能把车子别墅赎回来。
也只有这个办法了,达济天咬咬牙,把手里的东西全都抵押了出去,购置设备的事,他亲自把关,没想到的是,因为行情好,外地不少地方都新增了同样项目的生化柴油加工厂,相关设备也水涨船高,连同原材料和必须的化学产品也都连带着涨了。
原本计划购置一条生产线的钱,已经不够了,再接着抵押下去,那就得动用手里的煤矿股权,转出去几家,马上就可以让资金链接上。其实达济天有个秘密,就连这些煤矿也不是他最后的底牌,他手里还存着几样当年从厦门冯家搞来的国宝级古董,这些古董加起来也值几千万。万一到了过不去的坎,只要把东西送一两样去拍卖,随时可以翻身。有了那些古董打家底,达济天再次下了狠心,把煤矿也转出去大半。不出半个月,崭新的生产线进了厂,新招的工人也开始接受培训,再一次看到新生产线上产出澄亮的柴油,达济天的眼里就看到了希望。
订单一笔笔地接下来,渐渐地又看到了钱,不过钱进来的速度远比他设想得要慢得多。临城也搞出一家新的生化柴油厂,成品出厂价比起他们天翔每吨要少一百块,而且免运费送到煤城来,不少加油站的老板都变成了他们家的客户。要想再捞回这些客户,唯一的办法就是打价格战,达济天只好把出厂价调低了一百五,又请各大加油站的老板吃了不少饭,许诺以后油价始终会比临城那家厂的出厂价要低,这才巩固住本地的生意。
这还不算完,偏偏节骨眼上原材料也跟着吃香了,原本无人问津的潲水油和工业废油脂,现在就算出高价都收不上来了。达济天让会计师算了笔账,按照现在每吨的价钱来说,已经是在盈利和保本的边缘线上。
达济天急得找芝芝,想靠芝芝男人出手帮忙,不论是他站出来说句话还是再投些钱周转,能帮一点都好。达济天第一次拉下面子去求一个女人,可芝芝却蹬鼻子上脸,不仅断然拒绝了达济天的请求,还一条条地数出这个“老不死”的罪状:他投钱买下的另一条生产线因为芝芝没有出钱,所以没有分享获利;现有的两条生产线,处于亏损的状态,等于到了年底非但拿不到红利,算上机器折旧和人工等各项的支出,原本投入的一千万还会严重缩水。
“好歹我也是个股东,别以为我没去厂里就什么都不知道。你不就想一个人玩吃独食吗?我现在可不怕你了,汪少走了,咱们接着玩,看谁能玩到最后。”
芝芝的冷笑让达济天心尖都在颤,自从汪公子出国后,她就再没跟达济天好好说过话,人虽然在煤城,可这个女人整天跟一帮煤老板混在一起,不知是想搞钱还是搞人,神神秘秘。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句老话说得没错,从这天起,达济天决定多多提防这只小狐狸。
一家厂,两个股东,心不齐生意肯定也不兴。国际油价一天一个行情,国内的生化柴油也一天一个行情,为了留住加油站,达济天不得不坚持超低价路线,可销量越大赔得越多,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已经亏了上百万。他急得吃不香睡不着,干脆住在了厂里。这一住,他居然有了新的发现。
周五的下午,黎钢下班后居然没回宿舍,而是登上了去临县的大巴。
这小子去哪儿?无意中看到那个老实巴交的背影,达济天不得不怀疑。这小子可是知道公司的全部机密,貌似忠厚,可既然他肯收自己的钱,就也可能收别人的钱。再一细想,临县不正好有家竞争对手的生化柴油公司吗?达济天心里就像有一窝蚂蚁在爬,这节骨眼上,公司可再也不能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