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官场小人(第3/8页)
可进入车厢内之后,张大官人就会躺倒在坐椅之上,虚汗不停流淌,至少要半个小时才能恢复过来,每次行功对他而言都如同大病一场。
如果不是于子良发现这一状况,张大官人会永久隐瞒下去,可于子良恰巧在张大官人最惨的时候经过了他的皮卡车,又好奇地凑上来看看车子里有没有人,看到了躺在汽车后座上不停发抖的张扬,他大吃一惊,想拉开车门,却发现车门被反锁了,于子良为了救人,不得不把车窗给砸了,还兴师动众的叫来了担架,把张扬给抬到了抢救室。
当医护人员把张扬送到抢救室的病床上,这厮已经完全恢复了过来,慢慢坐起,哭笑不得的望着于子良道:“于博士,你搞什么?我喝多了,在车里睡一会儿不行啊?你又是砸车,又是抢救的,搞这么隆重干什么?”
于子良当然不相信张扬的解释,他摆了摆手,让其他医护人员退去,来到张扬身边坐下,低声道:“你不用骗我,刚才你明明在给常海心针灸,哪有功夫去喝酒?”
张扬笑道:“可能是最近又忙工作,又忙着帮她治病累了一些。”
于子良摇了摇头道:“你究竟做了什么?张扬,我知道你很有本事,你也很关心常海心,可是作为你的朋友,我不想你冒太大的风险,如果必须冒险的话,可不可以让我知道一些你的事情,我至少可以帮助你。”
张扬犹豫了一下,终于点了点头道:“药膏虽然很灵验,可是无法将受损组织的生长控制的恰到好处。所以我必须要用针灸的方法控制受损组织的生长速度。”
于子良听得目瞪口呆,张扬所说的一切对他而言实在是匪夷所思,他低声道:“用针灸的方法控制肌肉的生长速度,这不可能啊,根本没有任何的理论依据。”
张扬道:“我早就说过,很多事是根本无法用理论来解释的。”
于子良道:“就算你说的都是事实,可仅仅是针灸就让你如此疲惫?”
张扬道:“想不到你的好奇心还真的挺重!”
于子良道:“每个人都有好奇心,我的好奇心比普通人还要重一些。”
张扬道:“知道内功吗?”
于子良点了点头:“可那都是武侠小说上才有的事情……”他忽然想起张扬为秦欢手术时神奇的止血方法,这才意识到在张扬的身上,有可能发生任何的奇迹。于子良道:“无论你有多厉害,我始终认为你现在正在做着一件冒险的事情,张扬,听我一句劝,让我帮助你好不好?”
张大官人终于点了点头。
李长宇的东江之行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多数省常委都认为南锡深水港在未来改革的意义要比江城新机场重要得多,从李长宇这次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江城在和南锡的竞争中基本上败局已定。
常委们听完李长宇汇报完情况,一个个都显得表情有些凝重,虽然同为平海五年重点工程,可得不到领导的认同,也就意味着以后省里在财政上的支持十分有限。
徐彪愤愤然道:“搞什么?省里整天喊着要缩短南北经济差距,重点发展北部经济,难道只是喊喊口号就算了?南部经济发展本来就走在前面,现在省财政又要重点扶持他们,以后南北的经济差距不是越拉越大?”
市长左援朝道:“其实省里对我们江城搞这个新机场项目并不支持,他们认为我们江城首先要搞得是开发区项目,现在什么都想抓上一手,什么都想发展,反而没有重点没有主题,认为我们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样搞经济头绪太多,摊子铺得太大,需要的资金自然就很多,出现资金紧张当然是在所难免了。”左援朝这番话是有所指的,他发难的对象是杜天野。
常委中多数人都清楚,最早提出建设新机场的就是左援朝,现在他居然说出这样的话,公开质疑杜天野的经济政策,的确有些不够厚道,可政治斗争就是这样,真理往往掌握在自己手里,即使自己做得是错的,错误永远都在对方那一边,就算对方做对了。
左援朝和杜天野的矛盾已经变得越来越公开化,明朗化,这对发展中的江城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李长宇道:“建设新机场并没有错误,江城的机场距离市区太近,飞机起落严重扰民,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这点不足会变得越来越明显,想要建设现代化的新型城市,交通改革是我们必经的一步。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最初提出新机场概念的人就是左市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