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第5/9页)

张扬又道:“然老先生胸中又有悲悯之意,在山野之间,强迫自己忘却世俗纷争困扰,可毕竟无法完全抛却俗念,这种斩不断理还乱的心绪体现在书法之中便有了一种勉强之意,山野中的超然和心中的勉强两相矛盾,所以笔力虽然已经炉火纯青,可是笔意还欠缺一份酣畅。”

陈崇山听完张扬的一席话,激动的连连点头,大笑道:“好!好!雪儿,快去做饭,我要和这位小友好好谈一谈!”眼前戏剧性的变化让陈雪在内的其它人都是目瞪口呆,这位小张主任果然是大能啊,利用书法也能取悦于人,看人下面条的本领不可不谓强悍,其实人家张大官人这可是凭得真本事,大隋朝那会儿,他也是特别喜欢张芝的书法,还特地花去千金购买了张芝传下的不少墨宝,可巧这位陈崇山老先生也是从学习张芝开始接触草书,所以两人勉强还能算得上同门。不过和张扬相比陈崇山所见到的真迹已经很少,张芝流传到现代的传世墨宝也不过只有一幅《八月帖》。

张扬看到陈崇山对自己如此欣赏,也不禁起趁热打铁的念头,奉承道:“老先生的这首诗写得极好: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炼仍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正是文人风骨的写照啊!老先生高才,高才啊!”张扬只顾着拍马屁,却没有看到一旁左晓晴拼命向自己使着眼色,他哪里知道这首诗是清朝郑板桥写得,话说回来,那啥……张大官人得志那会儿,郑板桥还没出生不是!

洪玲和陈国伟忍不住笑了起来,连陈雪脸上也露出浅浅的笑意,张大官人还不知自己哪儿出了纰漏,有些奇怪地看着陈崇山,陈崇山脸上的表情也是古怪到了极点,心说这小子不是挖苦我吧,一个对东汉张芝如此熟悉的人,会不知道郑板桥?我不信,打死我都不信。

陈崇山道:“你评论的如此精到,想来在书法上的造诣非浅,不如你写几个字,让我这老头子欣赏欣赏!”姜是老的辣,陈崇山让张扬评了半天,好胜之心也被他吊起,他倒要看看张扬是真的有些本事,还是个光说不练的绣花枕头。

张扬谦虚道:“珠玉在前,我怎敢班门弄斧!”

陈崇山笑道:“只是切磋,绝无他想!”

张扬看到盛情难却,再加上心中早有卖弄之意,这才点了点头。

陈雪去房内取纸和笔墨,在石桌上铺好毡垫,准备好之后,张扬拿起毛笔,缓缓闭上双目。

陈崇山露出欣赏之色,需知想要写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须要心无旁骛,年轻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

在洪玲和陈伟看来这厮是在装逼。

在陈雪看来张扬这个人变得越发的深不可测。

在左晴看来,她深深为张扬感到担心,不知为何,她在意张扬的荣辱,在意张扬的成败,所有人中,她是最紧张的一个。

张扬终于睁开双目,他在宣纸上笔走龙蛇,写下了一首古诗: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严刁息夜斗,辛角罢鸣引,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休明大道,幽荒日用同,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陈崇看到张扬下笔的气势,运笔的酣畅,已经知道眼前的少年在书法之上造诣不凡。他仔细望去,却见宣纸之上鸾漂凤泊,龙飞凤舞,字里行间一气呵成,长江大河延绵不绝,虽然在笔力上比起自己稍欠火候,可是延绵不断的酣畅笔意无意更胜出自己一筹。

洪玲陈国伟两人对书法一知半解,可是饶是如此,张扬带给他们的震撼也非同小可,陈雪更是吃惊到了极点。

左晓晴俏脸含笑,她见到过张扬太多的神奇,看到张扬如此表现芳心之中备感欣慰,仿佛张扬的荣耀就是她的荣耀一般。

张扬一气呵成写完了这首诗,以左晓晴和陈雪的见闻,她们想不起这首诗出自何人手笔。

陈崇山赞道:“好字!小友好字啊!”

张扬谦虚道:“火候比陈老先生差了不止是一点两点。”他说的倒是实话。

陈崇山笑道:“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单单有笔力是不够的,这就是为什么王右军泼墨一生,却只有兰亭序独秀于林。正如小友所说,只有笔意笔力全都达到巅峰之作才能称为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