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那些无法释怀的日子(第4/7页)
那雪母亲慢慢地醒过来了。她看着跪在床边的雪儿,眼神是那么的依依不舍。那雪趴在母亲的怀里,紧紧地抱着母亲泣不成声。那老师轻轻地抚摸着那雪的黑发,看着身旁的刘铁,一字一句吃力地说:“雪儿,别哭,妈妈该心疼了!铁子,替我照顾好雪儿……”
“嗯!您放心!”
刘铁强忍着泪水使劲地点着头,目光坚毅。刘铁父亲慢慢地走到那雪母亲身边说:“雪儿妈,坚持住!天亮了我就去镇上,一定给你带来雪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刘铁母亲也哽咽着说道:“雪儿妈,您最挂念孩子们,天亮了,我就喊孩子们去!”那雪母亲微笑着用力点着头。
这是个漫长的夜,狭窄的房间里挤满了人,桌子上的闹钟滴答滴答地响着,房间的空气似乎凝固了。天终于亮了,刘铁母亲带着孩子们来了,孩子们自觉地排好了队,都要看看他们心里最敬爱的那老师。那老师努力地微笑着,示意孩子们不要哭。
“雪儿妈,雪儿妈,考上了,考上了……”围屋的大门口外传来了刘铁父亲洪亮的声音。那声音越来越近,只见刘铁父亲满头大汗地跑进了屋里,手里高高地举着两个信封,满眼热泪。那老师笑了,笑得那么安详、那么幸福。这个隐忍一生、含辛茹苦、心怀大爱的女人,慢慢地转过脸去,看着窗外,望向很远的地方,似乎看见了天堂,在幸福的微笑中慢慢地闭上双眼。那雪一声号啕,啼天哭地,悲凉的哭声回荡在整个围屋的上空。
秋日的青山,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儿依然绽放着,一阵秋风吹来,几片杜鹃花瓣儿飘落在山间的小溪中,散落在那雪母亲的墓碑旁,树林里鸟哭猿啼。母亲走后,那雪变成了个泪人,天天以泪洗面。她几乎每天太阳一出来就到青山上陪伴着母亲,刘铁则一直陪着那雪,想尽千方百计安慰着她。
刘铁和那雪就要踏上去北京求学的旅程了。这天早上,俩人又来到了青山上,站在那老师的墓碑前。那雪整个人瘦了一圈儿,看上去非常憔悴,让人心碎。那雪呆呆地站在墓碑前,洁白的连衣裙随着秋风飘动,她的泪水似乎已经流干了。刘铁站在那雪身边,脸色凝重。那雪脸色惨白,突然扑通一下跪在墓碑前,从发髻里抽出了一根妈妈留给她的银簪,说:“铁子哥,求你件事儿,行吗?”
“说啥呢?肯定行!”
“帮我在脖子上刻一个字,mama!”
“啊……什么?雪儿……求求你了,别这样,好吗?”
“铁子哥,你答应我了!”
“雪儿……求求你了,别这样……”
“铁子哥,从小到大我都听你的,这次听我的,行吗?”
“雪儿!”
那雪露出了雪白的脖颈,目光坚定地拉过了刘铁的手。刘铁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了,失声痛哭起来。从小到大,无论遇到什么事儿,刘铁从来都不哭。小时候,有一次,那雪眼睁睁地看着七八个大孩子围着刘铁打,打得他浑身是伤,他却一滴眼泪也没流。而此刻,他跪在地上哭了,哭了好久。刘铁内心挣扎着,但看到那雪坚定的眼神,终于,他咬着牙,眼睛死死地盯着那雪的脖颈,用银簪在上面文上了一个小小的mama。
一滴滴鲜血慢慢地从那雪的脖颈上渗了出来,就像那鲜红的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儿。刘铁一笔一血,一画一泪,感到笔笔都刻在了自己的心上。那雪眼睛死死地盯着母亲的墓碑,似乎已经忘记了疼痛。她紧紧地咬着牙,默默地自言自语着:“妈妈,我发誓,一定让您在天堂里听到女儿的歌声!”
“贫穷真是太可怕了!都怪我们没钱!”
“但,妈妈是幸福的!妈妈说了,心安就幸福!”
“雪儿,我发誓,以后我要挣很多钱,我要用命照顾你一辈子!”
刘铁紧紧将那雪揽入怀中,撩起她的长发,看着那个仍在渗着鲜血的mama,心如刀割。那雪抚摸着铁子的脸庞,久久地望着他。俩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刘铁和那雪要去北京读书了,这可是镇子上最大的事儿了,也是围屋里客家人的骄傲。镇上的长途汽车站,刘铁的父母、围屋里的长者、一些老师同学都来送行了。那雪手里捧着一小盆杜鹃花,那是刘铁一直精心养的那只杜鹃花。杜鹃花喜家乡的山土,为此刘铁还专门带了一袋子家乡的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