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柱洲山险通天路(第2/3页)

那些仆役和护卫都是很有经验,有三五人在前,拿着长棍上去一阵乱戳,有一人拿出绳索等候,只等此人被赶下来就将其捆好了,后面更有几个年轻后生摩拳擦掌,满脸兴奋之色,准备亲夏侯,将其好生招呼一顿。

只是棍棒过去,竟从此人身体中透体而过,竟似虚影一般,完全沾不得身。

众人纷纷大骇,有人惊呼道:“莫非大白日见鬼不成?”

那管事有点见识,顿觉不妙,拉过一名小厮说了几句,随后止住众人,上前拱手道:“这位道长不知在哪家宫观中修行,某主家姓王,与宋王府也有几分交情。”

鱼鼓真灵只管先灌了一坛子酒下去,拍了拍丝毫未见变化的干瘪肚皮,嬉皮笑脸道:“我不认得什么宋王不宋王的,你若是要酒钱,找他便是。”

他伸手一点,众人回首一望,不知何时身边多了一名貌相俊伟的年轻道人,身旁则伴着一名清秀道童。

见其气度不凡,站在那处,却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压迫感,那管事不自觉地倒退了一步,有些惊疑不定。

张衍自袖中拿出一只玉盒,将到旁侧山河童子手中,后者上前,将此盒递到管事手中,道:“我家老爷说了,此物充作酒资。”

管事见这三人来得古怪,又似有几分道术在手,一时之间倒也不敢轻易收下。

正犹豫间,远远有人说道:“些许酒水值当什么,仙师肯赏脸,那是妾身之幸。”

张衍循声望去,见一名约莫二十七八的女子走了过来,此女五官精致,双眸中透着些许干练与精明,身上罩着一件粉色大氅,她来时众人纷纷避让,显是在商队中极有身份。

那女子到了眼前,笑吟吟道:“我等皆是宋国子民,此行去往京中送货,此地千里之内只有一条壑道入山,两位仙师若是不嫌弃,不妨随商队一起入山,若是遇得山精鬼怪,还望护持一二。”

她伸出纤指,朝着那一坛坛美酒上指了指,又道:“若是二位允了,这些酒水皆可奉上。”

这山间之中,多生精怪妖物,商队行走之时,若是根底深厚的,多是会请动道宫中道人看护,不过代价颇为不菲,而另有一些道人,行脚去他处途之中,专门候在路旁,吃拿商队,自身则为其出面挡灾,显是这女子把张衍二人当作这等道人了。

鱼鼓真灵眼前一亮,随后眼巴巴地看着张衍,道:“张师侄,此处有好酒,不妨,不妨……”

张衍思忖了一会儿,左右要寻路入山,混在这些人商旅之中,倒是免去了许多事故,可以答应下来,便缓缓点了点头。

鱼鼓真灵大喜,他冲着那女子挤了挤眼,道:“小娘子怎么称呼,可曾许了人家?”

众人听到他语含调笑,纷纷怒目而视。

那女子却不介意,笑道:“妾身夫家姓王,两位仙师唤我王氏便可。”

她一挥手,把那管事叫来,道:“你去为两位仙师准备两驾上好马车,不可怠慢了。”

管事连忙称是。

王夫人又对张衍和鱼鼓真灵笑言道:“两位仙师若有什么事,只管招呼这裘管事即可,妾身暂且告退了。”

言罢,她万福一礼,便转身而去。

王夫人一路回到自己车驾前,却见有一名白发苍苍的老管事拄着拐杖,等候在那里,见了她,便颤巍巍走了上来,作揖道:“夫人。”

王夫人一把搀住他,蹙眉道:“山路艰险,吴管事年岁大了,怎么不在车上安坐?”

她玉容一板,瞪起秀目,对着身侧几人呵斥道:“你们都是怎么做事的?”

吴管事连忙出声道:“不关他们的事,是老朽有事要与夫人商议。”

王夫人叹道:“吴管事是我家老人了,有什么事遣人关照一声即可,我自会过来,何必亲来走动?”

老管事面现忧心之色,道:“夫人啊,货物中那十担孤翁茶,百筐春化实皆是晖觉道宫中所需,价值万金,若是损了些许去,我等吃罪不起啊。”

王夫人一辨话头,便知其意,瞥他一眼,道:“吴管事是担心那两名道人来路不正?”

老管事连连点头,道:“这二人来得蹊跷古怪,不得不防啊。”

王夫人神色不见波动,眼帘垂下道:“吴管事多虑了,若是二人真有歹意,此地数十里皆无人烟,立刻动手就是,又何必闹这么一出?况且不是还有你老请来的道宫护卫么?怕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