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逃亡开始(第6/9页)
此刻李光宗浑身金光闪闪,如同黄金铸成,一举一动都有种说不出来的威仪,这些金光并不是幻术,而是愿力凝聚而成,还有一部分功德。
太平道的宗旨是“求太平,保平安”,此刻大劫临头,每一个人都朝不保夕,自然格外虔诚。
拥有无数虔诚信徒,每天贡献出来的愿力都多得惊人,身为经手人,多多少少会得到一些好处,那巨量的愿力稍微漏一些出来,就足够李光宗、李福禄等人受用不尽。
李光宗讲得很认真,不同于谢小玉当初的讲道,他说的东西浅显易懂。
这就是每个人的不同,谢小玉是大门派出身,又是藏经殿的弟子,博览群书,见识广博;李光宗完全不同,他是半路出家,根本就看不懂佛、道两门的典籍,理论上的东西差到极点,甚至比不上小门派的入门弟子,他能够修练到现在这样的境界,完全是靠自己的摸索,所以没人比他更合适传授这些人,更何况他能感受别人的喜怒哀乐,包括迷茫和困惑,如果只是一、两个人,他不会停下来解释;可一旦感到迷惘的人多了,李光宗就知道说得太深,会重新解释一遍,而且解释得更清楚。
突然李光宗看到了谢小玉的身影,立刻停了下来。
“今天就讲到这里,你们先自己想想,有什么不懂的,下一次来问我。”李光宗随口将那些人打发走,身形一闪,瞬间来到谢小玉眼前。
“福禄他们呢?”谢小玉感到有些奇怪,他刚才找了半天,却没发现李福禄等人的气息。
“那几个混小子对讲道不感兴趣。”李光宗很无奈地摇着头。
谢小玉哈哈大笑起来,李福禄还好,另外几个愣子连话都说不清楚,怎么让他们讲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谢小玉拍着李光宗的肩膀,安慰道。
“你怎么过来了?”李光宗同样有些意外。
北方船队和南方船队航行的速度不同,一天就差八万里,现在已经快半年了,两边相隔一千多万里,比天宝州和中土之间的距离都远,过来一趟不容易。
谢小玉随手一划,头顶上的蓝天、脚下踩着的沙地,还有四周的人全都消失了,变成一片空荡荡的世界。
看到谢小玉这样郑重其事,李光宗也变得严肃起来,知道肯定又有大事发生。
“南方船队已经调头北上,然后会停下来等你们。”谢小玉说道。
“是应该停一下。”李光宗连连点头,两边相距越来越远,联络起来不方便,而且食物的供应也有些吃紧,上几次运来的全都是以前的存粮。
“这边的情况怎么样?”谢小玉问道。
虽然谢小玉看了一遍,觉得这里的人精神不错,但是具体情况还要问李光宗。
“不算好,因为整天躺着不动,很多人的身体出现问题,特别是那些老人。”李光宗的说法和谢小玉看到的情况完全相反。
“船上的灵气比外面浓郁百倍,照理说应该气血畅通、生机旺盛才对。”谢小玉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主要是老人不行,年纪越大,灵气对他们的效果就越差。”李光宗说道。
谢小玉沉默不语,对老人,他没什么好办法。
衰老是自然规律、是天道法则,想改变可不容易,为了替那几位大巫延长寿命,谢小玉费尽心机。
“只能让他们尽快重生。”谢小玉无奈地说道:“这里的人对重生应该没什么想法吧?”
“有前面那批死而复生的人做榜样,大家都已经接受滴血重生,老人应该最容易说服,他们原本时日无多,又因为上了年纪没办法修练,断了长生之路,只要告诉他们重生之后就能修练,他们肯定会立刻答应,反而是年纪小一些的人有点麻烦。”李光宗能够看透人心,他的猜测八九不离十。
“难道是怕死?你没告诉他们这种重生之法绝对不会出问题?”谢小玉感到奇怪。
“说了,问题是很多人拖家带口,他们担心重生后比孩子更幼小,辈分不知道应该怎么算。”李光宗笑了起来,这种想法很让他无语。
“先不管他们。”谢小玉摆了摆手,等到身边的人一个个重生,然后踏上修练之路,那些不愿意的人最后都会后悔。
突然谢小玉一把拉住李光宗,道:“先不说这些了,找福禄他们去,我好不容易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