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线索(第8/9页)
女人注意到谢小玉的反应,将谢小玉的脑袋转过来,严肃地警告道:“你不想倒楣的话,就别打扰长老们。”
“我只听,不打扰。”谢小玉吼了一声。他完全是下意识地说这话。
话一说出口,谢小玉顿时愣住了,心想:这算什么状态?难道是夺舍?
但谢小玉绝对可以肯定这不是夺舍,因为这具身体里没有任何意识残留,他对这具身体的控制也没有丝毫生涩之处,如果是夺舍,绝对不会这样。
谢小玉有种感觉,这就是他的身体,心想:难道是轮回转世?
然而问题是,这具身体存在于太古之时,离谢小玉的时代有两、三百万年。
谢小玉感到茫然,脑子里有太多的疑问。
在不知不觉中,谢小玉朝着那群争论不休的长老走去,但离半山腰还有二、三十步时,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瞬间冒出来,拦住他的去路。
能够瞬间来去,这名大汉至少是道君境界。
谢小玉分辨不出这名大汉的境界,这具身体的境界太低,好像根本没有修练过,只会一些粗浅的武技。
“回去,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大汉冷冰冰地说道。
谢小玉不敢再往前走一步,不过也没打算离开,干脆在旁边找了一块空地坐下,竖着耳朵听那边的争论。
争论主要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其中一个人身上的毛全都已经白了,面容也异常苍老;另外一个人的年纪较轻,看上去像是中年。
谢小玉无从得知这两人的真实年纪,如果换成原先自己所在的世界,他多少还能猜到一些,但是在这里,他就没办法了。
不过,谢小玉感觉得到这两个人的强大,特别是那位老人,身体四周的光都微微波动着,那种波动似乎和冥冥中的某种东西产生共鸣,所以他的一举一动都带有一种玄而又玄的感觉。
这是传说中的大道之纹,拥有大道之纹,说明那位老人已经与道相合,真正永恒不灭。
而在后世,与道相合只存在于传说中。
在这方面谢小玉非常幸运,他亲眼见识过这种境界,之前就有两个,一个是木灵,另外一个就是跨界击伤陈元奇、罗元棠和他的魔界大能。
难不成这里是昆仑的中心?人族起源之地?谢小玉越发全神贯注,想从这些人的争论中得到答案。
但谢小玉失望了,因为他根本听不懂,那些人所用的语言和平常说话用的语言完全不同。
这并不奇怪,谢小玉看过一些有关太古之时的书,知道太古之时的语言非常复杂,至少有六、七十种,有日常说话的“用言”,有占卜所用的“卜言”,有讲道论法时用的“道言”,有和死者沟通的“冥言”,这还只算玄门一脉,毕竟他看到的大多是道家典籍,上面提到太古之时只可能专注于道门的前身——玄门。其他五花八门的语言还有许多,比如请神降恩用的“祈语”,甚至一直沿用至今,那就是后世的“巫咒”。
之所以有这么多种语言,是因为当时的人向天地万物学习,观天有所得,落于文字就成了“天文”;观地有所得,落于文字就成了“地文”;偷师妖族,得到了“妖文”;和鬼魂沟通,得到了“冥文”。有就有“言”,也就有了与之对应的“天言”、“地言”、“妖言”、“冥言”。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太古结束,远古之时,天地异变,大道隐去,很多东西都消失不见。
“天文”、“地文”、“妖文”、“冥文”全都失去了参照物,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和相对的“言”同样失去了意义,渐渐和日常说话的“用言”融合,变成了现在的语言。
又因为远古之时,人族已经成为天地的主角,不再局限于昆仑一隅,随着地域不同,语言也渐渐发生变异,形成完全不同的体系,最后变成现在这样。
别说谢小玉了,整个道门对这玩意有研究的人都不多,所以他只能坐在一旁瞎听。
但多少还是有一些收获,“道文”很特殊,每一个字都代表着特定的涵义,蕴含着无穷妙用,但是用来表达意思就有些差强人意,所以这些人说的话里掺杂着谢小玉听得懂的“用言”,连蒙带猜,居然也让谢小玉猜到一些东西。
此刻,谢小玉最遗憾的就是菩提珠没办法带过来,要不然他能明白的东西肯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