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迁徙(第3/8页)

“很多。像我这样的散修和他那样仆役出身的人,只有天门和道府两种选择,加入那些大门派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些大门派比较在意自己人,加入的人简直就是后娘养的。”李可成立刻回道。

“你又开始打其他人的主意?”这个是陈元奇问的。

“怎么?璇玑派也有同样的想法?”谢小玉连忙问道,他从陈元奇的语调中感觉出那层意思。

“废话?大劫一起,朝廷都自身难保,道府别说了,至于天门……”陈元奇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毫无疑问,天门已经是九曜、璇玑诸派的囊中之物。这并不难理解,大劫一起,最安全的退路就是海外,而想要出海,就只有跟着这些门派,因为他们有天剑舟。

“你知道吗?后山那些老头子非常欣赏你,他们正在琢磨着改进那个金螺。”陈元奇突然转了一个话题,这次没有用传音的方法。

“简单,让他们学蜜蜂制造一个巨型蜂巢。”谢小玉其实早就想过了,只不过他没这个本事打造出来。

“你早就想好了?”陈元奇一下子坐直身体。

“以天为师,以地为师,以万物为师。”谢小玉念道,这是玄门开宗之言:“所以我说佛、道两门已经越来越保守了,眼睛老是盯着上古时代的玩意,却忘记老祖宗们最初的做法。”

“或许你说得对。”坐在后面一排的洛文清忍不住插嘴道,因为有师叔陈元奇在场,所以他不敢开口,但是这次他心中有所触动,终于忍不住了。

“以天为师,以地为师,以万物为师……”陈元奇轻声念道,这句话他从入道门的第一天就听到了,但是从来没往深处想。

“太古之时,人族孱弱,所以先人们以天地万物为师,只要是有用的东西都学过来,正因为博采众长,所以人族成为万千生灵之长,也成为这方世界的主角。可惜玄门分裂后,道门偏重于对‘道’的领悟,虽然敬天畏地,但是对万物已经没有以往的崇敬;佛门更不用说,得了魔门的‘自我’之说,干脆将‘道’和‘自我’合而为一,掌中佛国,恒沙世界,天地都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更别说万物了。”谢小玉嘿嘿一阵冷笑。

陈元奇沉思起来,感觉谢小玉的话有点道理。不过要说谢小玉搞出来的东西全都学自于天地万物,他绝对不相信。

“那么你告诉我,你怎么会想到打造那个金螺?”他立刻问道。

陈元奇原本以为这下可以问倒谢小玉,没想到谢小玉立刻回答道:“你忘了?当初在天宝州,我们曾经出海寻找壬水灵眼,结果和人打起来,那座海眼被击穿,四周的海水倒翻下来,压力大得惊人,然后我无意间发现调息吐纳的速度加快许多倍,效率高得让人难以置信,当时我就有这个想法了。”

这当然不是实话,不过其他人都不知道。麻子、法磬面面相觑,他们那个时候一心战斗,根本没有在意别的;洛文清那次没下海,所以脸上满是悔意,觉得早知道会有这样的发现,他也一起去了。

陈元奇已经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问道:“你难道没有怀疑过,那可能是因为壬水灵眼的关系?”

“我当然怀疑过,但是这不妨碍我怀疑那是压力的作用。”谢小玉理所当然地回答道。

“了不起!你能有今天,果然不是侥幸。”李可成在一旁颇为叹服,这话有几分拍马屁的意思,不过也是实情。

陈元奇却没话说了。

夜色中,一架架飞车在崇山峻岭间飞驰,时而掠过山峰,时而越过峡谷。

一连十几天,每天都是昼伏夜行。白天时只有负责架设悬索的人工作,固定悬索的地方全都早就确定好,支架也都装好,但是悬索只有到的时候才会拉上,并且在车队通过后,悬索会被收起来,第二天再拉到前面去。

每天差不多只能走千余里,比飞天船慢不少,更不用说和天剑舟比,不过对于苗人来说已经很难以想象,如果他们用脚走,恐怕要走一年半载。

十几天后,山林变得越来越茂密,很多树木高达几十丈,比一些山头都高,树冠能覆盖数里方圆,林中还常常可以看到不会散去的浓雾。这些浓雾全都非常好看,五颜六色,被风吹散后会化为五色霞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