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佛门(第5/8页)

谢小玉当然不可能知道裕泰行。身为修士的他怎么可能在意一家世俗中的商行?别说商行老板,即便朝堂之上的重臣甚至当今皇上,在他们眼里也只不过是蝼蚁。

他只知道家里的状况不太好,否则爹不会让最小的女儿给别人做丫鬟。

小妹懂事的时候,他已经进了元辰派,家里的状况也已经变好,所以兄弟姐妹里,只有他的两个弟弟妹妹没有吃过苦。在他记忆中,每年春节他回家,父母、兄长都把他当客人看待,反而小弟和小妹更像他们的孩子,异常钟爱。

不过他家的情况并不至于太坏,顶多就是打回原状,守着几亩薄田糊口,否则小妹不会像现在这样。

在他记忆中,小妹的心地不错,如果家里过得艰难,她肯定会想办法周济。家里有一大堆人,一个丫鬟能有多少收入?整天为钱发愁的话,小妹怎么可能仍旧像现在这样活泼?

知道家里的情况,谢小玉顿时放下心来。

既然找到小妹,那么其他人也都等于找到了。

这个商队在城门口停了一下,补充水和干粮,再喂饱拉车的马匹之后,就上路了。

看着商队远去,谢小玉转身回到房间里。

他停留在这里就是为了等待家人,现在终于有了线索,就没必要继续待下去。

不过离开之前,他必须将住过的痕迹全部抹掉。

只见他猛地一跺脚,地面就像活了似的不停蠕动起来,底下的密室迅速坍塌,被四周的泥土填没,直到地上看不出一丝异样的痕迹,他才停止施法。

离开之前,他还不忘在窗台底下点燃一炷香。

这只是普通的线香,但是上面施了禁制,燃烧得很慢,子夜时分烧完,然后引发大火,将这幢茅屋彻底化为灰烬。

做完这一切,他闪身从后面的窗户飘了出去,瞬间变回自己原来的年纪,不过脸稍微改了个模样。

随手一抖,又将洪伦海藏身的那口丹炉变成一个花布包袱,扛在肩上就朝着商队追了过去。

“你找到家人了?”洪伦海没计较谢小玉的无礼。他已经想通了,变成花布包袱总好过被塞进纳物袋里。

“我找到了小妹,她看起来不错。”谢小玉心里高兴,说话也显得轻松。

“那还等什么?找到人之后表明身分带着人跑路,小心夜长梦多。”洪伦海嚷着。

谢小玉微微皱了皱眉。他自己都一身麻烦,实在不想让家人跟着他一起担惊受怕。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看着吧,有你倒楣的时候。”洪伦海怒道。他最讨厌的就是被人无视。

谢小玉心中烦乱,干脆埋头赶路。

裕泰行的商队走得并不快,所以很快就赶上了。

商队中间是一辆辆大车,前后左右全都有骑着马的人紧紧跟随。这些人有的是裕泰行的保镖,不过更多的是镖行的趟子手。最前面一匹马上插着一支旗杆,上面写着“神威”二字。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马骑、有车坐,还有人徒步而行。这些人有的是裕泰行的伙计和镖行的镖师,也有一些是跟着商队前进的散客。

越往北,路上越不太平。别说孤身一人,就是三五成群也没用,沿路不知道有多少抢匪盗贼,所以很多北上的人会等候大商行经过,然后跟着商行一起走。

对于商行来说,只要载的不是太贵重的货物,一般不会拒绝散客同行。一来是结个人缘,二来也是为了人多势众。

谢小玉装成一个散客混入人群中。

他并不急着靠近中间那辆大车,太急的话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这一走就是一天。傍晚时分,车队进了一座小镇停了下来,车上的人纷纷下来。

谢小玉远远地看到小妹也从大车上下来,手里拎着一个小木桶朝着水车走去。

北方的水苦涩,不是常走这条路的人根本就喝不惯,更别说做菜烧饭,所以大商行都会雇几辆水车,在专门的地方装满水,一路上就喝这些水,直到下一个取水点,这还可以防备有人在沿途的水里下毒。

满满一桶水对于十四、五岁的女孩子来说显然重了一些,谢小玉看到小妹打完水,拎着桶子吃力地往回走,连忙跑上前接了过来。

“谢谢。”女孩羞涩地回道。她年纪已经不小,换成以前,家里的人肯定早已经替她物色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