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回中土(第2/8页)

“我们也该上船了。”李光宗拉着儿子就走。他怕自己走得慢,心就软了。

“大婶,如果你们先回到中土的话,就跑一趟大禹州平武府罗海县谢家庄,我爹叫谢景闲。在门派的时候,我也只有过年会回去看看他,现在已经有三年没回去了,也不知道他那边怎么样。”谢小玉被李光宗一家的情意所感染,也想起自己的家人。

以前他和家里的关系并不亲密,他从小就被收上山。因为他的关系,家里得了不少好处,也算是镇上的一户殷实人家。过年时他回家,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待他特别客气,客气得甚至有些疏远。但是此刻他却突然想起家人,当初师父曾经答应过帮他照顾家人,不知道家里的近况如何?

“一回到中土,我就立刻过去看看。”李婶答应得非常爽快。

谢小玉心中大定,转身登上飞天船。此刻,海边只剩下送行的这几个人。

“呜呜呜呜——”

一片片扇叶转动起来。

现在他们在天宝州可以横着走,再也用不着遮遮掩掩找残骸,从上面拆零件,想要什么直接向矿业会所讨要就是。所以,这艘船前前后后装了六座扇轮,力量远比以前大得多,刚飞起来立刻开始上升。

那艘竹竿船外表看上去纤细,这种轻质骨架加缆索的结构却经过证明,足够结实,所以任凭海风猛吹不止,船体也没有丝毫扭曲,顶多微微有些晃动。

谢小玉一推操纵杆,船头调转方向迎着太阳飞去。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一天又一天过去了。

漫长的旅行显得异常枯燥。

上一次他们出海是为了寻找海眼,所以麻子等人的精神不错,一路上四处张望,海面上一片打旋的浪花就可以让他们盯上半天。这次没任何事可做,所以船一升空,他们就开始打坐练气,白天吐纳丙火精气,晚上吸纳云雾中的灵气,只有轮到当班的时候,他们才会从入定中醒来。

每天都有十个人当班,白天用不着他们出力,这艘船上有数万面阳燧镜,聚集的太阳真火根本用不完。到了晚上,就需要靠他们的法力维持飞行,不过这件事比想象中轻松。

当初建造那艘小飞天船的时候,他手底下只有两百多个练气境界的修士,人人都要出力,甚至还计划利用畜力,那些蛇蛟就是为此准备。现在那两百多人走得只剩下三十几个,却多了三百余位真人,真人能够借用天地之力,一个顶得上一堆练气层次的人物。

此刻,船在离海面千丈的高空快速飞行,下方云层因这艘船飞过时激起的气浪翻卷起来,很有几分劈波斩浪的感觉,船尾一条长长的尾迹拖出数十里。

这艘船的速度快得惊人,一昼夜航程接近万余里,比很多遁法都快。

按照谢小玉的估计,从天宝州到中土顶多三个月就可以到了,这还是从东面绕了一下,如果按照正常航线和空行巨舟一样笔直航行,时间可以进一步缩短到两个月内。

但是他不敢那么做,走直线的话,沿途没有岛屿,万一船在半路上出了什么事,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现在这条路线好得多,一路上都有岛屿,就算出了什么事,自救总是可以的。

已经连着飞了九天,这漫长而又枯燥的航行让谢小玉感觉很累,他在盘算要不要找一座小岛停靠一下,让大家舒展一下筋骨。

“前面有艘船,好像是空行巨舟,样子和普通的空行巨舟不一样,有些古怪。”吴荣华突然发出警报。

谢小玉猛地一惊,一个挪移,瞬间到了瞭望哨。

这艘船长百余丈,宽却只有五尺,刚好让一个人坐下,根本没有走道,所以来来去去只能靠挪移阵。

瞭望哨仍旧在船中央,整艘船只有这里稍微宽敞一些。

比上一次好得多,吴荣华不是一个人,还有两个人和他轮流放哨。

璇玑派能够挑出这样两个仆役也不容易。他们俩算是仆役中的另类,居然修练瞳术,所以境界不高,一个练气八重,另外一个才练气六重,以前根本不被重视,现在这两个人却成了宝贝。船上这三百多名剑修中,只有他们不是真人,而且一旦有事发生,他们会和吴荣华、王晨这群人待在一起。

谢小玉一到,这三个人连忙让开,将中间的位子让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