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苏醒(第4/5页)
但可惜啊。
本王不会失败,只会获得成功,你们是见不到那一幕了。”
说罢也不等其他人的反应,洛长青就径直向殿外而去,走到殿门口时,他向殿外的侍卫以及殿中的大臣说道:“陛下让本王主持今日的朝会,既然如此,那诸卿就好好想一想自己以后如何做,是向本王投诚,还是做本王的敌人。
四品及以上的朝官都在殿中思考一个时辰,谁敢擅自离开,格杀勿论。”
说罢洛长青缓步离开。
在他的身影消失的一瞬间,殿中爆发出惊天的呼啸声,今天的朝会时间不算长,但是发生的事情却是如此的惊人。
这样的针锋相对,真是可怕。
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没有参与在里面的人,更是觉得太危险了。
洛长青敢放这样的狠话,当然是有原因的。
在洛氏这个家族身上有一种势,这种势是千百年所积累下来的,那就是胜利。
在很多人看来,洛氏几乎就没有输过,历史上但凡是坚定抱洛氏大腿的人,最后都混的比较好,尤其是吕氏,如果不是抱洛氏大腿,现在早就不知道在哪里了。
实际上李氏也是,能有四百年的王朝气运,不也是洛氏推起来的,没有那几次改革,大唐不可能维持巅峰四百年的国力,这可是历朝历代都没有做到过的事情。
即便是再狂妄的李氏子孙,也说不出来这是李氏自己的功劳,世人都心知肚明。
正是有这种势,所以洛长青才这么干脆利落的向所有人挑明自己要做的事。
从殿中的臣子眼神中就能看得出来,很多人已经开始犹豫要不要向洛长青投诚了,哪怕是损失惨重,那也比最后一无所有强。
这就是洛氏的震慑力,无论是什么改革,洛氏来做,都比其他人简单几分。
必然人亡政息才应该是常态,但碰到洛氏这种人亡政不息的,总有政治上的继承人的家族,这谁顶得住啊。
不过这世上总是财帛动人心,大多数人在利益的蒙蔽下,都会失去转圜的余地。
这些准备向洛长青投诚的,基本上都是新兴的官吏,他们在土地上的利益还不算大,忍痛割肉是可以的。
但那些在土地上有巨大利益的贵族,诸如相王以及那些大士族,即便是想投诚那也是不可能的。
他们只能和洛长青斗到底。
相王等人自然不会乖乖的留在殿中,但他们想要往外走的时候,那些侍卫竟然真的拦下了他们,相王立刻就要发怒,却被人拦了下来,在相王耳边说了几句,相王冷汗瞬间就下来了,望着眼前这些面无表情的侍卫,只能乖乖的留在殿中。
……
不说殿中的众多权贵,却说洛长青从殿中离开后,心情也不是特别好,虽然在殿上他意气风发,但离开之后,他却心情很是沉重,“为什么每一个王朝都是如此,为什么每一个王朝都会有这么多只为了自己私计的人。
永远都不知道满足,永远的得陇望蜀,宁愿将用不到的东西死死扣在自己手中,却不愿意让贫穷的人获得立锥之地。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即便现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又有什么用呢?
这世上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彻彻底底的解决这个问题呢?”
洛长青不知道,他轻轻摇头,他所能做的大概只是再次强行将社会上的财富分配一次,然后让社会上的财富大力发展,这样每个人所能够分到的就会多一些了。
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传到了正在后宫中的天子耳中,听到相王的话之后,天子直接当着众人的面骂道:“相王是什么狗东西,竟然也敢和洛王相提并论,朕要是相信他个狗杂碎,不相信洛王,那朕就连隋炀帝都不如了。
相王是啊,真的找死,若不是担心误了洛王的改革大业,朕先把你赐死。”
在这方面天子办事可比洛长青狠辣的多,如果不是担心给洛长青添麻烦,他真的会一道旨意将相王赐死,对于大权在握的天子来说,这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相王恐怕做梦都想不到,仅仅在殿上的几句质问,就会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如果知道的话,他可能会连夜逃回扬州府,然后举兵造反。
实际上洛长青巴不得他赶紧造反,如果相王能多叫一些人,一起造反的话,那就更好了,对于洛长青而言,如果能够将那些反对他的人,直接一网打尽,那可真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