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谁才是主角?(第4/5页)

伊州这个西都的设置,将会让安西大都护府的地位再次拔高,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大唐在西域也将再次迎来重大的改变,毕竟谁都知晓,大唐最适合作为西都的城池是神临城。

一旦西都设置,那西域的态度是一定会变化的,双方和平了许多年,但谁都知道,和平不会一直走下去。

但武曌却不是这么想的,在她的想法中,西都的位置应该更远一些,到达中亚那里,神临城只能震慑西域和中亚,但再往西越过葱岭,就可以震慑西亚、中亚、南亚,也就是将日后要建立的赵国以及建立在天竺的楚国,都纳入监察范围内。

这才是她真正的目标。

最吸引众人眼球的是关于北都的设置,直接设置在哈拉和林,一旦设置完北都,那哈拉和林的身份就太多了,不仅仅是北都,而且还是燕国的王都,还是安北大都护府的驻地,还是草原诸部的议事所在。

漠北草原上毫无争议的第一中心。

燕王会怎么想,北都是处于朝廷控制下的都城,级别这么高的城池,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但从中可以看出朝廷对于漠北的忌惮,这种忌惮远远超越了对于其他王国。

即便现在的漠北,既没有西域,也没有辽东,可以说被断掉了双臂,甚至也没有漠南草原,但依旧被人认为危险,实在是中原在漠北身上吃过太多亏了。

六都制度如果真的落地,对于大唐的影响很深,毕竟城池可以轻易丢掉,但都城丢了,那是一定要夺回来的,就像是当初并州丢了,李世民一定要率兵将晋阳夺回来一样。

武曌设置六都制度,颇有一种不顾中原死活的感觉,那种赤裸裸的对领土的野心,对天下在手的气魄,几乎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但如果说这是配合六大王国制度,那又有谁能说的不字呢?

“诸卿以为如何?”

见到没人说话,武曌的声音在殿中响起,响在每个人的耳边,还是没人说话,洛玄凌左右望了望,而后手中朝笏在掌心一击,清脆的声音响在殿中,“天后陛下所言,臣以为乃是真知灼见,大唐虽大,却不曾有一寸土地多余,却不曾有一寸土地可以失去。”

洛玄凌一开口,洛玄云以及一众朝臣便同时用朝笏敲击掌心,殿中顿时发出清脆的“啪啪啪”的声音,这便是朝臣同意洛玄凌和武曌的意思,见此情况,其余诸臣左右看一看,也都用朝笏敲击掌心。

武曌缓缓拖着袍服一步步走上御座,走到李治面前,微笑问道:“天子可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两人间的位置似乎翻转了过来。

李治愣神一下,而后忙不迭点头道:“朕亦认为很合适,祖宗未竟全功,正要我等后辈奋发向前,诸王兄都在开拓,朕自然应当给予支持。”

待群臣退朝,走到殿外后,几乎所有人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很多人甚至都愣在了原地,开始回忆刚才所发生的事情,然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些事情怎么就真的在他们面前发生了?

皇后成了天后,真的二圣临朝了?

大唐要再次开始向外了?

而且还要迁都?

这每一件大事都应当是要商量很久才应该做决定的,现在怎么就通过了?

再看看周围,熟悉而又陌生,这里不是长安,而是洛阳,天后武曌的洛阳。

在这里,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封禅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就是为了完成这些事,包括提前将洛氏的雍国公和陈国公调回政事堂,以及让安乐郡主洛君薇担任礼部尚书,从制作敕令的中书省、负责审议的门下省,以及执行诏令的尚书省礼部,这一套都可以通过,合法有效。

天后武曌好深的心思啊,政事堂中不占优都能完成这么多大事,如果等到这些事完成,那现在政事堂中的宰相,还能剩下几位?

可能所有和武曌对着干的宰相,都要下野被贬了。

……

在一场震撼人心的大朝会后,武曌一方面快刀斩乱麻的将各种诏令下达,不给任何人反悔的机会,一方面则继续一路往泰山而去,此行出来就是为了封禅,这对于武曌来说,同样是极其重要的一次展示她地位的机会。

但这一路上的气氛,就已经和从长安出来,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