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李为王,洛做公!(第4/5页)

李靖这个人,军事能力卓越,但政治能力比洛玄夜还堪忧,他活下命来后,就被归入了李世民麾下,但他心中却对李世民不算忠心,或者说,他没有这个意识。

李世民并不在意,毕竟他还不曾知晓李靖的才能,实际上就算是洛玄夜也不清楚,他的识人能力远远不如洛苏,只有洛苏知道李靖是真正的统帅。

……

李渊进入长安一个月,杀的人并不多,算下来也不过十几二十个,尤其是他只诛杀首恶,基本上不牵连家人。

长安的上空并没有笼罩着那种令人压抑的阴云,纵然依旧是秋风萧瑟,但随着政治氛围的改变,所带来的却只有心旷神怡,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新的时代真的到来了。

对于李渊来说,新的争论出现了。

那便是称王还是称帝!

占据长安之后,唐国公的称号自然是不足的,所有人以及天下的群雄都需要一个更加有号召力的位置。

对于领袖来说,位格的变化不仅仅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是要向天下人展现自己的志向,如果一个人就连成为皇帝的志向都没有,那许多有大才的人,是不会投靠的。

经过一场并不算是很激烈的辩论,直接称皇帝的意见被排除掉,至于理由则很简单,“如今我军西有薛举等诸侯,南未曾据有巴蜀,东有屈突通钉在河东。

依旧是四战之地,现在就称帝,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河北窦建德、东都王世充、山东李密这些群豪都未曾称帝。

如果唐公直接称帝,先前所连接的李密等人便毁于一旦。

如果能平定关西诸侯,以及据有巴蜀,成就大势,那时再称帝也不迟。”

这番话说到了李渊心中,他决心先称王,洛玄夜暗自点头,老祖宗虽然看不上李渊,但李渊在某些方面还是很优秀的,至少比现在大多数的群豪都英明。

据洛玄夜所知,仅仅据有马邑的刘武周已经称帝,占据凉州的薛举也称帝,可以说是很可笑,皇帝这个称呼可真是不值钱。

李渊称王,却不是普通的亲王,而是诸侯王,他完全依照朝廷的规格来设置自己的官署,只不过在前面加上唐王府而已。

李渊的称王最开心的却不是他自己,而是他麾下的臣子,群臣抛头颅,洒热血,冒着生死的风险跟随李渊,不就是为了今日吗?

李渊进位唐王,置唐国,以长安皇宫为唐王宫中,除了一个皇帝的名分,他几乎就和皇帝没有区别。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不断地有诏令从王宫中传出。

裴寂和刘文静这种老臣自然是立刻就加官进爵,成为了事实上的宰相,李渊的所有潜邸旧臣都摇身一变,从一个小小的晋阳宫人,变成了唐国的相佐。

不仅仅是官职的巨大变化,还有爵位,李渊给裴寂这些老臣,纷纷上了郡公的爵位,所有人都很满意,而且都很清楚,之所以不一步到位国公,是因为之后李渊还要称帝,到了那个时候,如今这个郡公的爵位,就会变成国公。

当然最显赫的是李渊的儿子们。

第一道诏令便是给李建成的,他被封为唐王世子,这很正常,没有人觉得不合理,除了因为洛苏的教导而早就有所偏向的洛玄夜之外,就连李世民都真心实意的祝贺了李建成。

李建成很优秀,在几乎所有人眼里,他都是很合适的太子,尤其是相对于其他诸侯的儿子,李建成简直太优秀了,大唐可以预见的,就算是李渊出现意外,有李建成在,也不会出现意外,这让朝臣们都很是安心。

……

伴随着朝廷天使的离开,洛玄夜和李秀宁起身,李秀宁有些疑惑,洛玄夜却带着些许恍然,低声道:“夫人,应当是老祖宗和父王说过些什么。”

李秀宁回忆起了当初洛苏和她说过的话,恍然大悟,大概就是如此了。

夫妻二人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李渊的诏令,实在是过于出乎预料。

李建成是世子,完全依照太子的规格,自然不必多说,他是储君,已经不能以臣子来看待。

但是李世民、李秀宁他们就完全不同,他们是臣子,那自然就要走臣子的道路。

经过汉末到隋朝的变化,现在一个官员身上所背负的职衔,不仅仅是官职,而是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