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陌路人(修细节)(第3/4页)
一番忠臣表态,听得皇帝通体舒畅,笑道:“倒先不说这话,你可知兵部右侍郎的位置空出来了?”
“进宣,朕属意你,不知你觉得如何?”
惶恐之态立刻显在臣子的脸上。
“臣昨日方才来京,还未听说此事。”
又道:“承蒙陛下抬爱,只是臣资质尚轻,京中应有比臣更能胜任之人……”
一番喋喋的推脱之意。
皇帝随手拿起紫毫笔,低头在宣纸上练起《道德经》来,想起东厂的探听。
昨日谭复春来报,他那个六皇子在傅元晋一进京,就迫不及待地要见人,好在这傅元晋是个聪明人,不枉费他重用此人,放到峡州那个地方。
待听完话,皇帝正写到那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随口道一句:“你先回去吧,朕再想想。”
“是,臣告退。”
跪地声起,随后人转身出去。
大门打开,皇帝抬起头,看着远去的背影。
要扶持起傅家,不可让卫家一家独大。
这念头刚冒出来,忽感胸腔闷热,搁下毛笔,跌坐在椅,急声唤来掌印太监,气息短促道:“快去叫秦宗云过来!”
*
一路思考皇帝的深意,傅元晋顺着甬道走出皇宫,正起风雪,朔风吹扑过来,一阵寒意。
皂靴踩在地上,咯吱咯吱地作响。
被太监领着到宫门处时,恰好见到一行马车,是要离开的样子。
大雪纷飞,遮蔽得眼前几分模糊。他的目光却仍落在最尾的那辆马车旁,一着玄衣的男人,正扶一个盘梳发髻的妇人上车。
手托压着她被风吹起的裙尾,搀着她的手臂,小心送她入帘内。
他看了会儿,直到太监也隔着漫天的雪花,眯眼认出不远处的人,笑道:“那是镇国公府的马车,今日是诰命夫人们进宫来拜见皇后娘娘。”
傅元晋点头,再过几日就去公府拜访。
他正欲收回视线,不妨那边的人察觉到背后动静,回首遥望过来。
两厢对视。
想了想,他接过亲随递来的缰绳,翻身上马,驱马赶过去。
愈近,瞧清男人的模样。
年轻得很,却一副沉着不动的面容。
稍加思索,就知是镇国公的第三个儿子卫陵,今年大胜狄羌的将领。
在峡州时,他反复看过所有与狄羌战争的邸报,尤其是其主导的偷袭追击。还有火.枪的运用,听说也是卫陵改制。
他曾上折子给兵部,奏请将火.枪运用到对敌海寇之中。
确实如他的预测,大有成效。
只是尚有几处问题,不知是不是沿海水汽重,实际效用似乎并不如在干燥的北疆。
这也是他要上镇国公府拜访的缘由。
要见见卫陵,那个比他还年轻的男人。
这下恰好遇见,免不得寒暄两番。
催马更近几步。
卫陵站在马车旁,将身后的帘遮掩地更紧些,不让雪飘进去。
又回转头,看向过来的人,唇角几不可察地微扯。
簌簌的风雪声中,曦珠被扶进车厢,坐在软垫上,等他上来好回公府。
却好一会儿没见人进来,要掀开毡帘看时,倏地听到外面的隐约对话。
好似是傅元晋的声音。
“……过些日子,我会到公府拜访,届时还不望叨扰。有些事要找你问清楚……”
触在帘子上的手指顿住,一下子收了回来,放在膝上,攥紧了裙。
垂低的眼,落在脚边的炭盆。
盆里的银霜炭无声地,一寸寸地烧红,升腾起的热气蕴积在她的眼里,继而漫涌进她的鼻腔、喉咙。
曦珠眨了眨涩痛的眼,不知怎么想起之前的两回梦。
那几句怒火吼声之后,她便再没有梦到过他的声音。
却在这里碰见了。
“说叨扰太客气了,府上随候就是。”
帘子外的人,如此回道,隐带笑意。
赶在他上车前,曦珠及时收敛神情,怕被他看出异样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