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3/4页)

他见杜牧还停留在原地,转而望向四周,并无离去之意,不禁怪道:“你还有甚事?”

杜牧打量一番,最终从树梢间摘下一捧花,犹待浥露与凛雪,从从容容地说:“不宜空手上门,总要带些礼物。”

王徽之欣然叫好,又对他说:“嘉宾的手艺相当不错,你下次想来吃烤鹅,就可以直接过来”

“啊这”,杜牧扬眉,“这样不太好吧。”

王徽之鼓励他:“你直接报我的名字就行。”

杜牧心中涌起了一丝不祥的预感:“你这次上门,提前通知郗嘉宾了吗?”

“没有啊”,王徽之一脸理所当然,“我人去了那里便是对他最大的尊重,何须提前通知?”

杜牧眉心跳了跳:“若是郗嘉宾不在——”

王徽之一脸理所当然地说:“那便破门而入,占其室,据其庐,自行制作烤鹅。”

杜牧:“……”

你究竟是哪里来的强盗啊!

他顷刻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但王徽之已经伸出手,径直将他拉走了,这时候便是想要抗议也不能够。

结果到了那里,很不幸,郗超真的不在家。

看门的小奴告诉王徽之:“郎君听闻桓将军北上荆州,前思后想,已经骑马去追赶桓将军了,愿为其效命。”

王徽之不以为意,他根本不关心郗超,只关心大白鹅。

谁料看门小奴继续说道:“郎君将大白鹅尽数带走,说是早就猜带到王五郎你会上门,不能将鹅留下,白白便宜了你。”

小王献之听说鹅没了,嘴巴一撇,露出了无比失望的神情。

王徽之沉吟片刻,随即当机立断地挥了挥衣袖:“很好,那我们也北上去找桓温!”

他就不信了,这次一定要吃到郗家的烤鹅。

小王献之未料兄长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竟能下如此大的决心,眸中充满了敬佩之色。

王徽之一掷千金,立即雇好了一辆马车,匹配了日行千里的骏马,准备先行赶到桓温的荆州刺史府。

杜牧看了一眼天幕,谢脁还在带着桓温四处游山玩水呢:“我们若是去早了荆州,那边根本没有人。”

王徽之却对此毫不在意:“没有人正好去周边游山玩水,我还未曾去过荆襄地区。”

杜牧无奈,又想想去了荆州前线,没准还能用自己的兵法知识给桓温出点主意,于是决定陪他一起。

……

另一边,大海之上,陈郡谢氏的船只中。

谢安终于圆满地完成了本次教导族中子弟的任务,并组织所有小孩都进行了吟咏大海的赋诗,琳琅满目,各有千秋。

除了谢玄因为年纪太小还没入学,陈郡谢氏的众多小不点中,以谢道韫的诗歌为最佳,谢韶次之,万年背景板谢朗侥幸得了第三名,却被小曹植好一通嘲笑。

谢朗忍不住怒了:“有本事你自己写啊,我倒要看看你能写出什么东西来!”

“写就写”,小曹植才不怕他,毫不怯场地端起笔,潇潇洒洒一气呵成,“喏,写好了。”

谢安拿起纸细阅,颇为惊叹,传给众人也是交口称赞,最后公推小曹植今日的作品为第一名。

李白、王维、谢灵运等大佬们也各自写了一首,最后由王羲之铺纸研墨,将这些诗抄录下来,放在了今日聚会的集子中。

王羲之写字的时候,谢灵运就在一旁等着,等上岸之后,众人都暂住到了东山,便趁夜潜入王羲之房间,偷偷将原件拿走,连夜临摹了一份换上去。

被迫给他望风的王维:“……”

这等骚操作真是让他叹为观止!

“曾外祖父不会介意的”,谢灵运一边进行着惟妙惟肖的模仿,一边头也不抬地说,“这份真迹带回去,怎么着也是可以作为传家宝流传后世的存在。”

王维叹气:“你高兴就好。”

王羲之第二日醒来,拎起纸笺看看,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

他用疑惑地目光打量向众人,谢灵运神色淡然,浑然作一副若无其事之态,好像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到了这个关键的时刻,参赛者们也算是初步熟悉了时代背景,接下来便该思考如何完成副本任务。

如今距离兰亭集会还有好些年,也就是说,他们要重新组织一场与历史上那场迥异的集会,最好是名流汇集,阵容惊艳千古,越璀璨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