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12/13页)
上面的每一个名字他都熟稔于心,轻轻地从唇边流泄而出:“孙承宗——”
亡魂都保留着死前最后一刻的形态。
孙承宗一身绯袍,浑身是血,颈上还挂着高阳城破那日,用来自缢的绳索。
这位天启皇帝的老师,大明的文坛领袖与最杰出的军事家,面对清军进攻,率百姓和全家死守故乡高阳城,在城破时,自缢而死。
顺治帝眼看不妙,立刻用火器瞄准了郑成功,抬手就是一下。
孙承宗虽然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回头一见郑成功的装束,顿时就明白了,飞身挡在了他身前。
火药从他胸口穿入,他性情刚强,身子连晃都不晃,反而厉声怒斥道:“狗鞑子!我乃大明帝师孙承宗,无人能当着我的面伤我大明天子!”
他转头看向郑成功,神色立刻变得极为温和:“陛下没事吧?”
郑成功轻轻摇头,又念道:“戚金——”
一名将军出现在场中,他全身战甲残破,扛着一面已然坠落的「戚」字大旗,被利刃穿心而过,刀锋般的眉宇上刻满了血色残阳的余晖。
这是戚金,戚家军的最后一人,在浑河抗击努尔哈赤战死。
戚金握着他的刀,走到了郑成功身侧:“陛下放心,我就守在这里,狗鞑子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郑成功又道:“史可法——”
一道素衣白裳的身影从虚空中浮现,风骨清瘦,衣上星星点点,落满了艳丽的血色,怀中犹抱着经冬最后一支染血的寒梅。
这是史可法,南明的江北督师,死守扬州城,最后于梅岭死战殉国。
他的眉睫轻轻垂落,似是染上了一抹惘然,很快,看到了城头的顺治帝,想起那日扬州城破的一幕幕惨剧,就凝聚出了无穷无尽的杀机:“杀鞑子,定京师,灭清复明!”
顺治帝早已慌了神,连滚带爬地退到后面,指挥着八旗军赶紧上去围攻。
可八旗军被这大变活人的一幕吓呆了,过了许久才反应过来,纷纷聚拢上去。
而这时,郑成功已经念完了许多名字:
“秦良玉——”
红衣女将身骑骏马,染血的披风在冷风中高高扬起,手持利剑:“清狗,来战便是!”
这是忠贞侯,威名振九洲,天下岂有敢不服者。
“夏完淳——”
纤细如雪的十六岁少年,定格在奔赴刑场的最后一刻模样,披着沉重的枷锁,眉眼决绝:“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死在刑场上的那一刻,他曾发誓就算身死,不灭的英灵也要归来血战灭清!
“小夏”,秦良玉立刻给他劈开了枷锁,又给了他一把剑,“一同去杀敌!”
夏完淳重重点头:“好!”
“陈子龙——”
他看起来温文尔雅,依稀是一位风流名士,却又傲骨铮铮,衣上流动着江南烟水的茫茫波光。
这是陈子龙,柳如是曾经的夫君,大明文坛领袖,后来提笔从戎,追随隆武帝之死,投水殉国。
陈子龙仰望天幕,轻轻一叹:“这人间仍旧不得太平,何妨便舍弃了此身,为天下人开生路!”
“瞿式耜——”
一位头戴网巾、身披白雪的英杰出现在了当场,仰头长啸,高呼“大明”!
这是瞿式耜,南明吏、兵二部尚书,四处征战收复失地,死守桂林城,最终随城破战死。
两年后,李定国两蹶名王,为他报了仇,斩杀清朝大汉奸孔有德。
“阎应元——”
目前为止最惨的一个英魂出现了,他的身体甚至已经不全了,旁边人连忙过来拼拼凑凑,好不容易才拼出了一个人形。
好在,石碑的功能让他还可以存在于这世间。
这是阎应元,死守江阴城,他只是一个九品小典史,却在最危险的境地下挺身而出,成了民族英雄。
他带来了八万惨死的江阴百姓战魂,满清在江阴屠杀了整整八十一日,全城无一幸存者。
百姓们纷纷举起了自制的简陋武器:“跟着阎公向前冲,今天就要给贼子狠狠来上一刀!”
“李过——”
青年铁甲长剑,按着心口,眉心紧锁。
他是李来亨的义父,在李自成死后,作为第二代领袖,将闯军改编成了大明忠贞营,联明抗清,因长期作战心力交瘁,积劳成疾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