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5/6页)

而且董家去年还收了一幅《滇州景致图》,他家也没说新收的是假的啊。

等会,那幅画,好像是纪元给董家的?

他们都以为,是董家拜托纪元让同乡青堂给画的。

纪元道:“可以让董家把两幅画拿过来一观,便可得知了。”

这事不难,知府一句话,董老爷自己抱着两幅画就过来了,甚至来得极快。

董老爷做买卖多年,看到一圈官员,还是忍不住紧张。

纪元倒是对他笑笑,董老爷心安一些。

大家对董老爷还算客气,他儿子也是官员,说起来,都是自己人。

但这样好的修养,在董家两幅画摊开的时候,变得荡然无存。

“果然是假的!”

“乍一看技法相似!其实另有玄机。”

“青堂先生的画作基本功既扎实,画法也浑然天成,有种流畅之感。”

“不对比就算了,一对比,便知是假的了!”

陈知府跟王学政气得要死。

再想到这幅画到他们手里之前,还被许多人传阅赞叹,心里的气才少了些。

文人雅客买到假画倒也寻常。

冷静下来之后,两人看向纪状元。

可一眼看出真伪,那不是普通人。

他们两个对书画有研究,所以喜爱。

以前也没听说纪状元对此在行啊。

王学政幽幽道:“有纪大人所在的宁安州州学,必然会出不少人才吧。”

说来说去。

又回到官学上面。

陈知府跟王学政,原本想用画作邀纪元过来,并通过画作,告诉他滇州府科举多么多么艰难。

想要童试的名额,是要努力,并且有贡献的。

可事情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王学政甚至更加意识到,有纪元在的州学,那学生质量,说不定会碾压整个滇州府其他官学。

这个危机意识不是凭空来的。

而是看到纪元的能力,又想到他的潜力,才会如此。

纪元轻咳:“宁安州的州学刚建立,学生水平还一般,故而下官准备编写四书五经的书籍纲目,好让学生更快了解。”

王学政:?

你来真的啊!

纪状元真的要指点自己当地的学生?

如果消息传出去。

整个滇州府,都会抵制宁安州办官学吧?

更会抵制给他们童试名额。

谁料,纪元又道:“此书已经写成,若府学有人需要,可以拿去一看。”

王学政立刻站起来。

书呢?

纪状元写的书呢?

纪元只笑:“没带在身上,想着今日是赏画,便不带那些东西了。”

“改日谈公务的时候,一并带上,想来更好。”

谈公务。

什么公务。

自然是州学的童试名额。

说白了。

想要纪状元的学习资料吗。

那来谈谈童试名额吧!

旁边的董老爷更服气了。

他请纪大人吃饭的时候还问,纪大人接下来怎么办。

人家都不需要思考!

人家都准备好了!

陈知府和王学政被纪元的态度逗笑。

年纪小小,心眼不少啊!

谁料,纪元继续道:“说到公务,知府大人,宁安州五十年免税已到,今年的夏税肯定会按时交上。”

田税而已。

也是你们该交的。

“还有一件事需要您帮忙。”

“不知道武新府附近,哪里的水冬瓜树多一些,宁安州的橡胶分坊想再开几处。”

“天齐国各地都想要橡胶,镇南,宁安两地,有些供应不上。”

“此事,下官斗胆请您帮忙周旋。”

这下,陈知府也跳起来了。

你说什么?

橡胶生意,要开分坊?!

还开在武新府附近!?

还说什么斗胆请他帮忙,他给纪元打下手都行啊!

谈判需要筹码。

而他手里的筹码,只多不少。

只要在合适的时间抛出即可。

纪元看了看那幅伪造的画作。

画画的人,也帮了他一点忙。

那他揪出卖假画的人,可以稍微客气一点。

已经被无数消息砸懵的董老爷也跳了起来。

董老爷看看画作,再看看纪大人。

之前有假画迷惑大家,那也就算了。

现在知道,整个滇州府,大概只有两幅青堂先生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