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4/8页)

依旧是高高的台子,里面放着几排书架。

等会?!

几排?

这分明是几十排!

虽说地方显得拥挤,原因却是书多啊。

比他来这的时候,书至少翻了五倍。

周家书坊的人帮忙卸货,甚至都知道一点:“纪解元,这是你添置的啊,你忘了吗。”

三年来,纪元不时列出书单,都是他读过不错的书,又或者一些经典必读,还有程教谕让他转交的。

一张张书单下来,竟然把正荣县县学的书架填得满满当当。

三年时间,竟然买了这样多的书。

纪元看着震惊,程教谕道:“现在这地方,可是咱们县学学生必来的。”

说起来,如今县学一百六七十人,比之前多了许多,甚至丙等堂都分了两个。

从这就看的出来,正荣县学风之盛。

相信出了个解元,整个县学都会被鼓舞。

这学风不就好起来了。

纪元从第一排书架走到最后一排,认真道:“尊经阁要扩建了。”

本以为他还会说些鼓励的话,没想到开口就是最实用的扩建。

程教谕又笑,还眨眨眼:“这肯定要咱们纪解元去说啊。”

???

他说?

也是,如今他跟聂县令提,好像更容易拨款?

原来程教谕在这等着他呢!

但读书这种事,纪元自然答应:“好,等开庆功宴的时候,我一定会提。”

到时候估计没人会拒绝?

甚至大家还要一起凑钱。

程教谕满意点头:“就知道你聪明。”

程教谕也是万分感慨,又在尊经阁看了一圈。

这尊经阁也建起来了,实在是好啊。

房老夫子微微点头,他算是看着县学一点点修缮重建的。

现在看来,确实是有成效。

从县学离开,纪元便赶紧去找赵夫子。

今日他还要同赵夫子回安纪村。

三年没回正荣县,自然也三年没回安纪村,也不知道如今安纪村是个什么模样。

但纪元去郭训导家里寻赵夫子时,先被眼前的车马惊到了。

他回来的时候,就带了一辆马车,这后面是四辆车怎么回事?

赵夫子也有点忐忑,他把聂县令的话说了遍。

聂县令让人带话过来,说什么:“我派几个捕快仆从跟着纪解元,也好给解元撑撑场面。”

“让纪元别拒绝,家里许久没住人,肯定要好好收拾一番。等他在家歇个四五日,带着赵夫子,还有你们村的村长,族老等人过来。”

这些马车上,则是县衙给纪元考上解元的奖赏,吃穿用度一应俱全。

不说奢靡,但绝对是面面俱到。

至于捕快仆从,纪元三年没有回家,甚至那房子修好之后,就没去住过。

虽说有安叔公家没事去照顾,但该打扫的肯定要打扫,安排人手也没问题。

聂县令当了三四年的县令了,听说他明年过年就会离开。

这几年里,他也从青瓜蛋子历练成没那么青的瓜蛋子。

如今让他再回想刚来时的模样,脸都能羞红。

同时,聂县令也明白,为什么他叔父要让他历练,要让他攒政绩。

这些东西都太难了。

这会猛一看到纪元,也让聂县令忍不住回忆当年。

时光如梭啊。

回忆归回忆,该做的还是要做,不管是在城门迎接,还是摆酒席,之后的庆功宴。

都是表明当地县令在乎本地的人才。

这是聂县令必须要做的,也是纪元应该得的。

果然,这些物件引来不少人围观,脸上写满羡慕,口中还有效仿之意。

再看到聂县令给纪元准备的捕快仆从,大家恨不得自己立刻去读书。

自己不会读的,就让自家孩子读。

读书的前途,他们已经看到了啊。

“那是绫罗绸缎吗?可真好看。”

“举人肯定要穿绫罗绸缎啊。”

“还不用自己买,都是官府送的,连捕快都给他开路。”

“那些仆从也不便宜吧,听说纪解元家里很穷的,考上举人就这么好?”

“别说举人了,考上秀才就很好了。”

普通人不用,也不会理解什么功利读书好不好。

这些是真正读书人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