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5/9页)
不说这些,只讲他妻子为他上学,在家操持家务,一共供他到三十五。
这份恩情可比他所谓的食宿供给大多了。
只是不知,他面对糟糠之妻的时候,会不会跟对同窗这般客气。
所以,这乡试宴上的六十八人,说是同年,就是一起考上的举人,但内里还是有些不同,隐隐分成好几拨。
有按成绩分的,也有按品行分的,又或者按家世分的,全看个人的心情。
毕竟他们这些新科举人在外人看来,都是天之骄子,可面对彼此,那都是举人,自然也没在外面的傲慢。
今年的乡试宴比去年还要隆重,看这样子,像是按照每个监临官的喜好准备。
上次的监临官徐大人不喜奢华,也就简单雅致了一些。
今年的朱大人爱玩爱笑,歌舞伎乐已经准备上了。
白和尚看着奢靡的场景,偷偷念了句佛号,不过也跟纪元吐槽:“这里虽然金光闪闪,却也不如我们青云寺。”
此话自然是嘲讽,并非炫耀。
一想到乡试宴结束,自己就要回青云寺,总觉得头疼。
纪元看看他,询问道:“你们青云寺,又给佛像塑金身了?”
给佛像塑金身是好事,但这也太频繁了吧。
白和尚无奈,想了想道:“等你从家里回来之后,有空去我那坐坐,帮我想个办法,劝劝我师兄们。”
纪元对那青云寺确实有些兴趣,点头道:“好,只是要安排好时间,也不知要在家乡待多久。”
“不过想着,年前肯定要回来,好准备明年开春就去京城备考。”
那也就是今年年前会去青云寺。
白和尚点头,他估计就要在寺里待到年后。
两人说着话,一个有过一面之缘的人过来了。
那人有些不好意思,看到纪元的时候带着惊喜,自我介绍道:“见过纪解元,我是今年的乡试第二,叫孟华伟。应该年长你十多岁,但喊我名字即可。”
纪元还是拱手道:“孟华伟兄。”
他年纪小,见谁都要称一句兄。
今年二十九的孟华伟连连摆手:“不可不可,你可是解元。”
科举场上,就以功名论高低,同等功名再以名次高低相论。
孟华伟恪守礼仪,并不敢乱喊。
三人说着话,那边有人冷哼一声,算是加入群聊,还有一人也走了过来。
冷哼一声的,自然是一直看不上纪元的贾昊。
贾家在建孟府有些势力,平时都在嵩阳书院读书,估计也没想到,自己会输给纪元。
还输给一直平平无奇,落榜好几次的孟家孟华伟,实在让人生气。
但满场看下来,也就他们几个能入自己的眼。
还有一人,自然就是今年的乡试第四王举人。
加上第五的白和尚白举人。
这就是今年乡试前五了,不少人看着都觉得羡慕,想办法过去蹭蹭,但看到贾家贾昊的冷脸,基本望而却步。
纪元心道,这也不错,省得应付人了。
话是这么说,纪元还是跟正荣县出来的一个举人说着话,那举人虽然三十一名,但毕竟是同乡。
等纪元反应过来,不由得笑自己。
即便是他本人,也绕不开同乡同年这个关系。
说起这个,自然要提起朋党。
有人讲,天下生员,虽然相隔千里,远的甚至上万里,语言不一样,名字也不一样,但一旦登科那就不同了。
你的主考官,就变成你的座师。
同考官,就是你的阅卷老师,是你的房师。
同榜不用说了,那就是同年。
如果说这些还不算离谱,那同年之子,甚至也是算子侄辈。
加上座师的子侄,房师的子侄,甚至孙辈等等,全都可以攀上关系。
这乡试宴举人六十八人,主考官同考官以及各级官员十几人,都能攀上关系。
如果再加上同乡之谊,那就不用说了。
所谓朋党之势,门户之习,就已经成了规模。
再拿白和尚来说,他在青云寺长大,那些师兄们就是他的家人,这段关系割舍得开吗?
自然不可能。
便是他,跟正荣县县学割舍得开吗?
似乎也不好说。
真正进到乡试宴上,才知道什么是人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