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5/9页)

常庆还问:“你不回家吗?”

纪元想想自己家,摇头道:“不回了。”

若赵夫子在家,他可能会回安纪村看看,但赵夫子不在,大海也见过了,就没有必要。

唯一想念小黄,但想到三叔三婶家的事,那还是算了吧,不要去自找麻烦。

纪元依旧早出晚归,尊经阁几乎是他第二个家,放假放了三日,他便在这三天。

就连吃饭,也跟老夫子一样,在尊经阁的小茶房解决。

老夫子还未见过他这样耐得住性子的学生,忍不住道:“今日县试结束,县城里读书人都去看他们出考场,你不去吗?”

听到这,纪元才抬头,恍然道:“县试都考完了?”

考试前几天,纪元还能感受到周围的气氛不同。

考试的时候,周围倒是安静下来。

三日的县试竟然就这么结束了。

老夫子好笑道:“你去看看吧,学子们从考场出来,也不容易,多去看看。”

这也能涨涨经验。

纪元不置可否,不过老夫子说了,他也就去看看吧。

《礼记》他基本已经抄完,就差最后一本春秋。

五经深奥,抄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更别说他掌握写字的奥秘,如今的字越写越好,甚至有越写越快的感觉。

可见掌握练字方法有多重要。

东西收拾好,纪元从县学走出去。

县试的考场就在不远处,那里原来是旧官署。

废弃不用后,现在的县令把它收拾出来,作为考场来用。

纪元还未走近,就听到外面的锣鼓声。

这鼓声振奋,显然是为了迎接考试出来的学子们。

但跟振奋的乐声不同,从里面走出来的学子们,大多脚步虚浮,身体好点的还能自己走,身体不好的,甚至要旁人搀扶。

三日考了五场试。

耗尽了他们所有心力。

不少人眼神都是发飘的。

纪元忍不住想到自己去年考县学,那会只考了一日,就觉得疲惫不堪,这连着三日,想想都艰难。

说起来,他也要好好锻炼身份,否则卷子都写不完吧。

围观的百姓们忍不住讨论:“读书竟然这般辛苦。”

“连着考三天呢,吃喝拉撒都在里面。”

“十年寒窗,就看着三日,能不紧张。”

附近摆摊的小贩们则在叫卖,这摊位比纪元考试那日还要多。

不过大家卖的基本不是什么学习用品。

要么是祈福用的香囊,要么是什么学业进步的符咒,看得人眼花缭乱。

考试结果出来,多拜拜神怎么了!

纪元看得津津有味,等四十六名考生出来,考试的院子再次封锁。

这次封锁,就是为了阅卷排名。

等院门再次打开,就是决定这四十六名学子命运的时刻。

百姓们看个热闹,同样是学子的学生们,则心有戚戚。

“等我们考试的时候,也是这般吗。”

“太可怕了,这些都是咱们县学成绩极好的乙等堂学生,他们都面露难色,那咱们吗?”

一听就知道,这肯定是丙等堂学生们窃窃私语。

纪元往那边一看,正是自己同学。

不过他没去打招呼,能在县城如此悠闲的,除了自己回家这种之外,就是富家子弟们。

纪元的目光刚刚挪开,又看到一个熟人。

挑着货物的纪利穿着短打,他今年十四了,个子不算高,看着比读书的时候粗糙了很多。

读书跟做活,肯定是两种状态。

两人目光对上,原本就愤愤不平的纪利更是恼怒。

他一身做工穿的衣服,纪元竟然穿着县学的长袍,让他好生嫉妒。

县学发的冬衣,放在学校里会分个三六九等,被富家子弟们看不上。

但穿出去则显得不同,谁都知道这些可是县学的学生,未来的秀才举人。

旁人偶尔碰到纪元,还会跟他客气地道歉。

至于纪利?

不说他两句都是轻的。

好狗不挡道,不知道吗?

纪元同样挪开目光,只当没看到。

并非他看不上做工的亲戚,谁让这是纪利。

纪元没有多留,又去买了符曾汤圆,再买些山楂泥。

老夫子着实喜欢吃这汤圆,但糯米不容易消化,还需用点山楂糕之类的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