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蒙蔽天道的手段(第3/4页)

刘君怀沉默了良久,忽然奇怪地问道:“既然守望者将天道气运通过蒙蔽天道的手段洒向天地间,为什么我的命格还是可以推演出来?”

练呈如说道,“显现在天威之下的只是你本身俱来的命格,与应劫者身份无关!这才是那些位守护者看重你的原因所在!你的这种倾国倾城富贵一生,承日月之命根的天命所向之命格,能够与应劫者身份相互重叠之人,乃是前所未有的神奇般存在!”

“而且世事无常,天道无私,世间本来没有注定之事,一旦大衍之数下的一线生机生出,接踵而来的便是那结伴着而来的巨大劫难降临,天命之格便是这劫难的解系之人!”

“你的双重身份的叠加,便会有更大几率解除劫难的可能性,更具有无限广阔的未来,也终归会成为真正的天神之子的另一具化身!”

此时的刘君怀丝毫没有喜悦之感,肩上的重压却是愈加的沉重,他的面色也是愈加凝重,眼神中不断闪烁着深深地忧虑。

一侧的练呈如不敢轻言相劝,他明白这时候的刘君怀,感受到了所需要担负过于沉积,以致他的心情极度忧虑不安,深恐一着不慎的满盘皆输。

如此被寄予厚望,他依然有了些不堪重荷,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令现在的刘君怀有些柙龟烹不烂般地惶恐。

这种状态下,是不能依靠善言相劝而有所松缓,只有依靠自己的悟会,才会有心境的提升。

此刻的刘君怀陷入了一种冥冥状态,他感觉自己的人生好像一局棋,黑与白的交错,生与死的交融始终变幻不停,他深恐走错一步,悔恨之泪会无尽抛洒。

他现在又仿佛走到人生的三岔路口,选择哪里?放弃哪里?何其轻易。

他在惧怕永远无法知道未选择的另外一种结局,由于自己之错永远也无法返回!

足足经过了一炷香时间,刘君怀才从那种惊扰中清醒过来,也慢慢的让自己懂得,有很多事情自己的气力是不足已改变的,既然只能是面而不是逃避,他想还是应该坦然面对,也只有脚踏实地,细细的打磨,耐心的锤炼,走好每一步棋,方能显示出此生的厚重与华彩。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刘君怀心中去掉了那份沉重,取而代之的便是愈加矜持谨慎,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身处逆境不消沉,身处顺境不迷醉,保持忧患意识的同时,形成积极的态度才是严峻形势下的正确选择。

看到刘君怀已经愈见明晰的眼神,练呈如嘴角撇出一抹笑意,这位年轻人终归还是跨越了心境的一道坎,接下来便是身心更精粹的研磨了。

刘君怀说道:“传说中的智慧塔,是不是也是守望者列一种形式的天道气运的散播?”

练呈如摇了摇头,“智慧塔是特别针对精神之力与灵魂之力的凝炼所出现的一种历练空间,它的炼制者为主宰之下的护法善神文殊菩萨!智慧塔的存在意义便是普度众生般地广施法力,随机说法是普度众生的一种手段!”

“它的服务对象是那些具有大功德之人,企图利用这种历练方式,引导修行者证得佛果。智慧塔的作用具有实质性功力表现,在影响力与法术的传播上有较大出具,远达不到守望者的播散浩荡邃远!这种差距,既有道法高低之别,也是佛道两教道义上的理念不同!”

刘君怀略有恍悟的道,“佛教重来生,重超脱轮回。道教重今生,修道成仙进而证道。佛教主张慈悲,修心明心见性;道教相信感应,主张修心炼性。道教的态度的确更积极向上一些!其实我觉得境界提升至仙帝以上修为,无限接近于神,这内中的区别反而会模糊,两者的最终目的还是相通的超越天道!”

练呈如笑道,“也许吧!我对于这些研究不深,也不太在意佛教的具体阐释如何,我的眼中只有寻道一途,殊途同归也好,背道而驰也罢,不是我们这个层面的修炼者所能通彻理解的!”

刘君怀也是笑道:“很赞同您老的道理!但至少在道义上讲,两者对待大是大非问题上的解读还是相类似的,对于修炼最为重要的是心无旁骛!好了,今日我对于您的这些未知事物的讲解也足够消化一番了,我心中的疑惑还有许多,只有等待日后在一一讨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