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兵变!黄天道地公!(第3/4页)
唐小峰虽觉自己看得不够透,但对桓彦范来说,这少年竟然能够把这乱麻一般的局势看得如此通透,已经是让他大感意外。
确实,逼武后退位,还政于中宗,那是忠义之举,但杀了武后,那就不是忠义,而是谋逆。不管是武则天还是张柬之的死,他都要算在别人头上,而眼前的这个少年,则是背黑锅的最好人选。
这少年是凶手,徐承志和李素是幕后主谋,一切听起来都是那般的合情合理,又有行刺中宗被抓的那些人作为人证,将不会有任何一人怀疑到他,而这少年既然能够潜入皇宫杀死武后和当朝宰相,自然会有同党,到那时,他便可以借着搜捕同党的名义,将朝中所有异己株连进去,牢牢掌控朝政。
所以,这少年非死不可,武则天也非死不可。
桓彦范盯着武则天,冰冷冷地道:“请陛下写诏。”
武则天道:“朕若是不写,却又如何?”
桓彦范冷笑道:“陛下若是不写,我自然也有办法让陛下写,只是到那时,陛下莫要后悔才好。”
武则天沉吟片晌,叹道:“你想让我如何写?”
桓彦范淡淡地道:“陛下为歹人所刺,伤重难支,垂死之前,将帝位传于庐陵王,又将朝政托付于太平公主与臣,如此便可。”
唐小峰暗自折服,这诏书听上去合情合理,没有一点可质疑之处,就跟当年李世民垂死之前,将帝位传给李治,又让长孙无忌和褚襚良为顾命大臣一般,如果今天武则天不是被人逼宫,而是重病垂死,只怕她也会这样写,只不过成为顾命大臣的会是张柬之,而不会是他桓彦范。
不管在背后下棋的人是谁,那个人都是无可置疑的高手,一步接着一步,一环扣着一环,每一步看上去都是那般的合情合理,让人连质疑的机会都没有。
武则天长叹一声:“罢了,朕写给你。”让唐小峰搀扶着,来到床边,在床头摸索。
桓彦范皱眉道:“你做什么?”武则天道:“不取玉玺,如何写诏?”
桓彦范顿了一顿,就是这么一顿,龙榻突然下落,紧接着便是剑光一闪,唐小峰已带着武则天窜入地道。
桓彦范一惊:“截住他们。”天机五剑纵身而起,剑光刺入地道,却有三百多道剑影狂卷而出,将他们挡在外头。
等他们回过神来,龙榻竟又升起,武则天跟唐小峰竟都失了踪影。
桓彦范大怒,一拳轰去,龙榻四分五裂,方自露出地道入口,却又有轰声响起,入口处的那一截不断下塌,竟将整个地道封死。
桓彦范冷然道:“他们逃不远,搜。”
燕义和天机五剑飞了出去,燕紫琼却依旧留在那里,不知自己到底该帮助哪边……
唐小峰以剑光载着武则天,在地道中飞了一大段路,来到尽头。
“这里是什么地方?”他问。
武则天缓缓道:“此处为天堂之下,上方便是弥勒佛像。”
唐小峰一惊:“这条路只到这里?”那他们根本就还在皇宫里头。
武则天道:“炀帝以前,皇宫底部虽有许多暗道,然大唐定都于长安,这洛阳皇宫里的暗道,都已被先皇所封,唯有这天堂与明堂二处乃朕拆后重建,修了这么一条暗道。”
唐小峰苦笑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一道昏暗的月光从上方透了下来,武则天负手抬头,看着那一线月光,道:“无须多做什么,只需等天亮即可。”
唐小峰道:“等天亮?”
武则天道:“皇宫异变,必有人到虎牢关通知昌宗、易之二人,黎明之后,他们必定能够赶回,况且天亮后便有早朝,皇宫变故,群臣多半已得消息,他们不知形势到底如何,未奉诏,自然不敢进宫,但早朝一到,必定齐聚而来,朕只要出现在他们面前,谁也不敢妄动。到那时,桓彦范等就算狗急跳墙,当着群臣的面杀了朕,亦只是个乱臣贼子,更何况只要有昌宗和易之在,他杀不了朕。”
张昌宗和张易之?靠她的那两个面首……
唐小峰突然醒悟过来,二张只怕并不是武则天的男宠这么简单,而是武则天最信任的两个高手。武则天之所以要让这两个人做自己的“面首”,又将他们封作国公,实是因为唯有这样子,这两个人才能随时随刻在她身边保护她,纵连她睡觉又或是上朝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