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天地玄机(第9/18页)

轩辕黄帝带着这个问题,和外公伏羲,外婆女娲、师父姬伯、兄长姜炎等一起吃、住。他不像神农姜炎那样,痛苦过后就不想别的什么了。特别是当神农看见母亲女登仍然用仇恨的眼神看着轩辕的时候,还劝慰母亲说此事不怪轩辕,是怪姨母伏宝的。姬伯呢,好像伏羲所讲的事和他无关一样,也不怎么问。倒是少俞和伯高不时地说一说过去的人类怎么让洪水湮灭的事情,感叹人类的命运。轩辕只是等待,等待伏羲将那太极、河图、洛书、天球的秘密能说出来。

翌日餐毕,伏羲终于将女娲、女登、姬伯、少俞、伯高、应龙、神农、轩辕极其亲属聚在一起,继续讲道:“上次我已经说过,天地人的大道聚在两个字中,那就是阴与阳。何为阴?何为阳?我想,你们大都已经懂得和明白。日为阳而月为阴,白天为阳晚上为阴,这些浅显的事物,却隐藏着深刻的道理。阴阳存在于天地之间,存在于我们所能看见的和没有看见的任何事物中,构成万事万物的根本。任何事物,如果没有阳,阴便无以为存,没有阴,阳便无以为在。阴阳相抱,同体而生,阴长阳消或者阳长阴消,便构成事物成长和消亡的规律。就像这太极石所隐藏的阴阳鱼图一般,有伸展,有收缩,有前进,有倒退。在一天之中,每天早晨都是阳长而阴消,到了中午阳长到极致,午后便开始了阴长而阳消,到了午夜之时,阴又长到极致。所以从今天早晨到明天早晨就完成了一个循环更替。在一年之中,分为四个节气,立冬之日,阴生长到及至,晚上最长而白天最短,天气到了严寒之时,开始了阳长阴消,到了立春之时,阴阳几乎各半,天气不冷不热,白天黑夜也都均分。到了立夏之日,阳又生长到及至,天气酷暑炎热。白天最长而晚上最短,却又开始了阴长阳消之时。立秋时节,阴阳各半,再到立冬时,阴长至及至。因此,一年之中也完成了一个大的循环。可是,除了日、月、年以外,这自然的气候还有没有更大的循环存在呢?而又为什么会存在着这样大的循环呢?如果我们将一个循环的时间叫做一个周期的话,那么多少年会是一个新的周期呢?你们要弄明白,这里我说的循环是空间,而周期是时间。这时间和空间套在一起与事物的共同进退,就是太极图展现给我们人类的天、地、人合一的自然宇宙模式。我们怎么样去解开这种模式呢?”

伏羲说到这里顿了一顿,见在座的人似乎都在思考,就继续道:“同时,我们要想象的是,在每一个周期性的循环之内,有那些事情会必然发生的,有那些事情又是偶然发生呢?就像我们已经感觉到的地震、火山、洪水、干旱等等,也是周期性地循环发生的吗?”

姬伯、神农姜炎、黄帝轩辕、少俞、伯高、应龙等互相看看,伏羲讲的东西,都似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还是姜炎问道:“外公,你讲的太深刻了吧!我知道,万事万物,各有定律。可是你提出的这么高深的问题,是我们人类所能够解决的吗?”

伏羲笑了,喝了一些水,才道:“我所说的,不是人类能不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人类必须去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如果人类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人类就会稀里糊涂地被这些问题所解决掉。”说到这里,伏羲又加重了语气,严肃地道:“你们要知道,我还是那句话,我所说的,不是耸人听闻!”

伏羲说到此,看了一眼女娲道:“我和女娲初创太昊不久,便遇见了那场大洪水。洪水过后,活过来的人所剩无几。这场洪水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也太可怕了。于是在太昊部落得到一点扩展以后,我想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想办法让人类生存下去!我这里所说的人类,不是一个你,也不是一个我,也不是一个太昊,一个九黎,而是大地上所有的和我们一样的人,这些一样的人共同组成了一个群体,叫做人类。可是,我们去怎么才能让人类生存下去呢?那个时候,我和女娲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躲避。躲避洪水,躲避火山、躲避地震。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不像姜水山洞里的人那样,躲避野兽了。因为野兽已经被我们人类用绳用网罟给制服了,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躲避他们。自从我们有了火,有了绳索,有了网罟,我们会挖造壕沟以后,任何强大凶猛的野兽,都会被人类所擒获。和这些野兽相比,我们人类不是已经能够战胜一些自然物了吗?那么,我们能不能也像战胜野兽一样去战胜地震、火山、洪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