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天地玄机(第16/18页)

伏羲看见听者虽尽力聚精会神,也不时地打起瞌睡来。伏羲笑道:“少俞、伯高,你们没有耐心听下去了吧,我告诉你们,今日虽然累了一些,可并非是谁都能有幸听到此讲,而且以后也再没机会了。最后,我要讲八主卦之尾卦既坤卦。为何要把这坤卦放在最后呢?只因我的《象易》可谓乾坤卦。”

伏羲饮水道:“万物滋生,虽然是承顺天之阳光雨露,却也离不开深厚的大地。笼罩大地的坤阴之气,同样是万物赖以成长的必需。坤地深厚而无疆,便是其德,厚德载物,便存永远。坤之性如母亲养育儿女后代,一面不断提供给他们营养,一面教授他们去承顺,既要承顺阳光雨露,又要承顺酷暑严寒。这样他们方能、长大成才。坤卦虽然柔顺,可一动起来,却是与时俱进,刚健无比。我曾将乾卦比做龙卦,这坤卦可比做马卦。这马你们或许没有见过,可是姬伯见过我的坐骑,那便是我在大基之地所得的龙马。马踏薄霜之时,应知结冰季节至,便要顺时而行,要面对寒冷的到来,找出应对方策,做好准备。心中存了这些内涵,不求赞誉,谨言慎行,谦虚待物。如若不此,阴气横行,必是阴盛阳衰,导制阴阳之战,既便不是血色成河,也是污秽弥漫。此卦有意,常积善者,随遇灾难也必有喜事留于后人,常积恶者,必将灾祸留下。人不能做错事,善恶因果都会一一有对应的结局。”

伏羲言及于此,深深望了神农和轩辕一眼。轩辕心道:“外公是在叮嘱我还是在责怪我,难到我又什么做错了什么事吗?”

伏羲道:“今日就讲到这里吧!明日我开始讲解那八卦的化生之卦!”

这几天,伏羲口干舌燥,不管这些孩儿听与不听,终于将六十四卦讲完。最后他长叹一声,眼中似有泪光闪烁。他定定神又总结道:“这六十四卦囊括了我平生所见的各种物象,它涵盖了天文、地理和人生。乾卦天中有天:运行不息、九五至尊;坤卦地下有地:厚德载物,与时同进。乾坤两卦构成了时空卦,所有其他卦均要在乾坤卦之间运行。屯卦下雷上雨:浑暝初开之时,能人建业之日;需卦之云上于天:云雨欲来,早作防范;讼卦天水相违:灾难欲来,不可盲动;履卦上天下泽:上下尊卑、刚柔相济;泰卦小往大来: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否卦天地不交:俭德辟难,否极泰来;歉卦地中有山:谦和待人,平天下事;豫卦之雷出地动:顺天应人,建候兴师;随卦泽中有雷:择事不明,回家避风;蛊卦山下有风:振民育德,不事王侯;临卦泽上有地:宏扬祭祀,教思万民;贲卦山下有火:以明庶政,不敢折狱;复卦雷在地中:商旅不行,往复不通;颐卦山下有雷:养德修身,由己及人……如果你们懂得了以上这六十四卦,既可修身养性,也可济世为民,可以为皇为帝,也可为师为隐。你看轩辕,虽辈份小于你等,却能用心铭记,所以他的大业必然胜于你等,虽然你们也能留下些许名声,必是沾光于轩辕。”

少俞、伯高把头低下。轩辕报拳说道:“外公言重了,轩辕自知浅薄,所以不得不学,如轩辕有外公一半见识,也不用如此辛苦了。”

伏羲点头曰:“谦虚些好啊!好了,我已经将河图、洛数、八卦及六十四卦的要义讲述完毕,此我平生之学,这些都是我对天地自然及人事之思想而得,能否真正解释万物还是未知之数,可我知道,这些对于开启你等心力还是大有益处。或许将来,你等功绩大于我,那也是因你辈接触更多事物,有更多喜悲,又加精思而得,不劳而获之事世间不多,即便是有,也是烟云经过,来去匆匆。你等还有什么想问的就请道来?”

轩辕道:“外公还有九针之术没讲解呢啊?”

伏羲叹道:“九针乃医病之法,讲到医病之妙,我不如神农孩儿,这个,他是你的兄长,你大可以问他了。”

姬伯道:“父亲将平生所学如此苦心传于我等,莫非真要离开我们远去吗?”

伏羲点头道:“我决心已下,再过几日便要出行,我之所学,除了授与你等之外,还要赠与与我有缘之人,你们几日后与我去黄河洛水,我要到那曾经取得河图洛书的地方,去拜谢天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