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阪泉之战(第16/23页)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夕惕若厉,或跃在渊。

元亨利贞,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用九乾元。”

姬伯心道:是谁这么用心,将乾卦押得韵句,却也有趣。只听唱歌者道:“来人可是师兄姬伯吗?”

姬伯一喜道:“我以为是谁,原来是应龙师弟。”

应龙从一石后闪出作揖道:“师父知道今日你来,特要我到此迎接。”

姬伯道:“父亲真是神了。他老人家在哪?”

应龙道:“整天在瑶池边与九天玄女弹琴鼓瑟呢!”

姬伯心道:太昊即要发生大变动,父亲的心真是博大,竟还有心情弹琴?虽有此想,却不说出来,与应龙向瑶池而去。

在昆仑山的峰顶有一座天宫,为伏羲所建。因昆仑呈东西走向,天宫便在南北方设有二门,即为南天门和北天门。昆仑山地处有熊西南方,姬伯自是从东天门而上。在昆仑山之顶有涌泉自地而出,泉水喷薄清澈,顺山体向北流淌,在不远凹处积成泉水,方圆约有二百步,便是瑶池。姬伯心道:“想不到过去的大水池子,今日竟变成了如此清凉美丽的瑶池。”玄女弹琴,伏羲鼓瑟,很远便传入姬伯耳内。

只听伏羲歌道:

“天旋地转因气分,

天地之间有情人,

顺天而行便得喜,

逆天而动有悲生。”

只听九天玄女歌道:

“天地之间有情人,

有情无情天地知。

有情地生红红果,

无情天降浓浓云。”

伏羲接唱道:

“天旋地转有气分,

地转还因有地心,

西北凉风吹冬雪,

哪知东南已是春。”

玄女续歌道:

“天地之间有情人,

有情无情天地知,

有情天歌地也舞,

只因天人也合一。”

两人皆已不惑之年,伏羲七十有余,玄女也五旬开外,却似年轻人一般,慷慨激昂,抑扬顿措,一个高亢而悠远,一个轻柔而婉转。在静寂山谷中,又传来悦耳之回响。他们倾心投入,似旁若无人。其实在他们二人之侧,有四名小童,两少男两少女,站在其侧服侍,分别举鸟毛凤扇,轻轻而摇。在不远处,还有一群少女以他们的歌声为乐,翩翩起舞。姬伯被应龙引入一座草厅,他不敢打扰父亲的雅兴,只好站在那里耐心等待。

歌毕,伏羲方才转身问道:“我儿姬伯,你来了。”

姬伯作揖礼道:“父亲,身体可好?”

伏羲点点头道:“是不是小轩反了神农?”

姬伯道:“父亲所料极是,我正不知所以呢!”

伏羲道:“你不必着急,此乃天数也。”

姬伯问:“何为天数?”

伏羲道:“是天意如此!我问你,你知小轩欲反神农之时,可曾阻止?”

姬伯摇头道:“没有。”

伏羲道:“这便是了。我当初让你为小轩之师,便是早知此子有帝相。而能阻止他的人,仅你我二人而已。你在其身边而未加劝阻,足见天意如此啊,此为其一。其二,神农姜炎,天生慈相,乐善而好施,不喜斗勇斗狠,即便牺牲自身也不愿伤及他人。小轩欲反,必起殴打厮杀,死伤人是常事,神农却不能见死伤。一有伤亡,神农于心不忍,必然让位!还有其三,我早先为小轩测卦,卦言:‘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小轩生于寿丘之地,降于雷光闪电之中,雷厉而风行,此为龙也。此子战于大地,得益于天帮地助,每战必得,愈战愈勇,无人可挡,天下相归也。还有其四,小轩以善战而闻名于天下,天下各地各诸侯以后皆有归属之心,因有惧心,而天下安。安则可作,作才能丰。小轩乃好学之人,必将有益于天下也。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你并不知晓,在神农大国之外,已经有一股势力,正蠢蠢欲动,其力其势绝不可以小瞧,凭我的轻身功夫,在他的跟前,尚会落于其后,其他人该如何应对呢?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就有渗透到神农大国之势,能挡其势头之人,定是一个能兵善战之人。神农姜炎太多善性,不能当此重任。我看天下之中,能当此任者,非小轩莫属。故你我所处之位,只能坐观而不能相帮他们任何一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