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神农东迁(第4/5页)

伏羲道:“对,真聪明!”

小轩又问:“外公,我听父母讲,你有什么河图、洛数、八卦之类的,能不能讲给我听啊!”

伏羲笑了,摇摇头说:“这河图、洛数、八卦,只有有缘之人才能懂啊!我关注于天,你啊,日后则关注于人,我俩路不同啊!讲给你也不懂。”

小轩问:“我师父能懂吗?”

伏羲道:“他也只能懂个皮毛啊!”

小轩问:“那还有谁能懂啊?”

伏羲思道:“八百年后有周人、一千年后有圣人、天下三分有慧人、日月教中有贤人,以后……以后……,反正,就这么很少的几个人能通其中之妙啊!”

小轩又问:“再以后呢?”

伏羲沉思半晌道:“再以后,测定天地,便不再用心,而是用一种器具了!”小轩便不再问。

伏羲问道:“我让你师傅带给你那龟甲之文,你看得怎么样了?”

小轩道:“懂了一点,但是不多。”

伏羲道:“那龟甲文不多也不全,还不可能记录很多事情,这还需你自行发挥、想象、并创建一些新的文字,能达到此目标对人类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功绩啊!”

小轩道:“我已与师父一起想出一法,从有熊部落抽几个人专门研究龟甲文并记录师父所教之语,外公所言我也要记录下来。”

伏羲道:“想法不错啊!可你师父所学,主要是武学及人体结构,虽然他也跟神农学了一些医学知识。但轻功气功皆不到家啊!看来,我还需要传授你一些才是。”

伏羲将小轩放于地上,用大手牵住小轩的小手,祖孙二人指指点点比比划划慢慢爬上一座小山,并在山顶坐下来。小轩已经气喘嘘嘘,伏羲却毫无累状。小轩问道:“外公,你怎么不累?”

伏羲道:“我比你年长,强壮,这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我会用气呀!我刚才说道,人与兽类之分别,一是用心,二便是用气,气在兽身,跟随自然之气走气流,而人则应学会聚气、散气、化气,气聚一处,力断千钧,我今日击石,便是聚气之功啊;气散周身,身轻如云似鸟,你看山边那棵树……”

小轩顺伏羲所指望去,见一道白光飘然飞去,伏羲已在树顶向他招手,顷刻间又飘然而回。伏羲道:“化气便是分身。”小轩看着伏羲,忽觉身后有人轻拍其背,回头一看,却见伏羲站在身后,再回首,见左侧也是伏羲,右侧也是伏羲,再转一圈,前后左右皆是伏羲。正疑惑间,伏羲长笑一声,收住身形。小轩大叫道:“好玩,好玩,外公教我!外公教我!”

伏羲道:“你这样做试试,前一步天一,后一步地二,左飞步天三,右分神地四,再定身变数天五……”

小轩按着伏羲所说做了几下。伏羲看毕叹道:“此非一日两日之功,也非三五十年所能练成的。你如能将你师父之能皆学到手,已足够了!我推算你的未来,功绩并非在于此啊!而是一个人字。你要教会天下之人做人,教会天下之人学习做人。”

小轩慢慢念道:“教会天下之人做人,教会天下之人学习做人……”

三日后,蚩尤找来夸父、刑天,一起来到伏羲炼石处,果见那石块变得又黑又小,蚩尤道:“我外公伏羲真是神人啊!”

又过几日,神农帝姜炎再次召集诸侯。姜炎道:“东迁穷桑乃天下大事,既让各诸侯计议,将所议结论报上来。”

夸父先道:“火族愿出六千人、谷五千担、麻一千匹随神农帝东迁,其他所用,听任调配。”

蚩尤道:“九黎族出人五千、谷两千担、麻一千匹。”

刑天道:“太昊族出人六千、谷三千担,麻布五百匹,其他听调。”

少典道:“有熊出人二千,谷一千担,麻布五百匹,其他听调。”

姜炎听了点头道:“火族现有人丁一万五千,户三千,是我神农大国最早出产谷米水果的地方;可千里东迁,火族路途遥远。九黎部族有人丁三万之众,户八千,是最早出产麻布的地方。太昊族也有人丁两万,户两千七百,虽也产谷米,却有一万人以打鱼狩猎为生。有熊距东迁之地最近,有人丁一万五千人,户三千,近两年才学会耕地种粟。火族、太昊、有熊三地,东迁均须越过黄河。东迁所需,主在人力,约两万人众,各部族所供,基本已足。然再建一个新部落,要配备各种壮年人力。火族主要提供农耕人员,九黎供善种麻织布之人,太昊多供建屋能手,有熊则多供狩猎护卫。物料所需主要有木材、石料、谷米、麻布等。木材、石料就近而取,前期谷米由火族送到,麻布由九黎送到东迁之处。首批基建人丁由九黎、有熊组成。关于有熊、太昊、火族人如何渡过黄河,我已想好一法,即用木材做成木筏,因木轻于水,可漂于水上运人送物。此事由太昊出人与我学习如何制作木筏,以做好运输之备。此次东迁,由中火侯白阜为总督办,各诸侯要同心协力,我们要用两年之期,建一个新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