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离归(第4/5页)

“莫愁……莫愁……”绝望至极,屈原倚树嘶声喊道,凄厉之音令宿鸟惊飞。

“莫愁……莫愁……这是怎样的命运?”屈原失声泣道。

万籁俱寂,他靠着那参天古树,失声痛哭。为何造化弄人?为何相爱的人不能相守?为何明明在眼前,却连一个拥抱都不能给你?我亏欠你,我每一天都度日如年,我看到你,却无法再说,我有多么想你……

屈原哭得肝胆俱裂,许久许久,那哭声渐渐停止,一声哀叹之后,屈原轻声道:“我吟诗与你听,仍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唱的《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圜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脩,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莫愁,能与你相知,我不枉此生。”

他缓缓走出树林,魂魄像丢了三分,他不知那死寂的黑暗中,那棵大树背后,莫愁正紧紧靠着树干,肩膀抖动缩成一团。她只听那脚步声远了,树林重新归于寂静,才将捂着嘴巴的手慢慢滑下来,她闭着眼睛,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水泉涌而出。

屈原落寞地回到人群中,在楚王身边坐下,拿起酒杯一口饮尽。这时,那“林鬼”带一众农奴过来,齐齐跪倒在地。

“拜见大王,拜见屈大人。”众农奴道。楚王笑道:“大家快快请起!”又令木易为众人置酒。

“林鬼”接过酒,又一俯身道:“草民今日想敬大王两盏酒。”楚王一笑,端起酒杯道:“好!”勇伢子亦端酒,对众人道:“各位乡邻,大王今日救了屈大人,便是救了我们权县的恩人!咱们一起敬大王一杯!”

众人纷纷拿起酒盏,仰头饮尽。“林鬼”一抹嘴,又端起第二盏道:“大王,百姓们还想再敬您第二杯,因我等还有一个心愿,恳请大王成全。”

说罢,“林鬼”与众人俯身跪倒,齐声道:

“恳请大君,留下县尹大人!”

楚王一愣。此事确实出乎他意料,那“林鬼”恳恳看向他,眼中湿润。

楚王略略动容,思忖片刻,缓缓开口道:“不谷带走屈县尹,是要让屈大人征战沙场,为天下谋福。不谷答应你们,一定派一个像屈大人一样好的县尹再来权县,如何?”

“为天下谋福?”众人不由抬起头望他,“莫是说大王要给屈大人更高的官?”

楚王语塞,但见众人热烈而恳切的神情,只得微笑颔首。众人悲喜参半,也不由得高呼道:“恭喜县尹大人升官了!”

在这热烈有泪的呼声中,屈原缓缓起身,对众人一揖到地。

“能与诸位相遇相识,是我屈原之至大福气,我亦舍不得离开这里。不管我身至何处,我都会记得你们每一个人,我也必会回权县看你们!”

言罢,屈原举杯,一饮而尽,两行清泪沿着面颊缓缓滑下。

再见,权县。

再见,莫愁。

权县县署,师甲已默默地收拾好行装。

“先生,您一定要走吗?”屈原心中不忍。

师甲回身,轻轻一叹,他自得知屈原卸任县尹一事,几番思量,便决意递上辞呈,卸甲归家。

“大人,师甲在权县这几十年,历任县尹,唯大人让老夫心悦诚服。如今大人离开权县,老夫再留于此地,已无意义了。”

屈原一听,焦虑道:“既是如此,先生何不随我同往郢都?先生洞明世事,正当为天下苍生请命,才不负使命啊。”

师甲无奈一笑,轻声道:“大人,恕在下直言,如今天下,权臣当道,奸佞横行,老夫早已心如死灰,不愿再搅这潭浑水。”

“正因如此,才更需贤才挺身而出,变革兴政啊!”

师甲苦笑:“变?谈变容易!大人在权县行变,昨日还身陷囹圄,性命堪忧,何况老夫。我早已想好,这乱世仕途不易,余生只愿浪迹江湖,做一介山野村夫。”说罢一顿,嘴角微微抽动,“老夫心中放不下的,只有您。仕途艰险,大人万望保重……”

言毕,向屈原深深一拜,便转身踏着那山涧旁时断时续的石子路,头也不回地直直去了。

朝阳初升,王旗仪仗在路边威武列行。屈原匹马独立,挥手送别依依不舍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