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对试(第2/6页)
南后若有若无一笑,轻轻道:“自然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请屈子明示。”
此时郑袖已尴尬气恼,楚王含怒而威,但听屈原静色道:
“子兰此言有差。所谓思无邪,恰是指不虚假。鲁国孔子本意为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痴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子兰天资聪颖,日后读诗,不可以己解意。”
公子兰脸上赤红一片。郑袖强忍怒气道:“大王,我日后必对他悉心教导。”
那日归来,郑袖便忍泪将公子兰行以家法,又强关入内室,将成堆的竹简送进去,令专人看守,只叫他一心读书。
芙蓉宫。
田姬出神地看案上的几张羊皮卷,那地图上,秦、楚、齐三国赫然陈列,忽然听到人传:“郑袖夫人到。”
田姬刚麻利收好羊皮卷,便见一位衣饰繁丽、环佩叮当的女子带着侍女踱步进来。
郑袖笑道:“妹妹何必拘礼,快快起来。”说罢便环顾四周,见厅中只有张金银彩绘漆案,精雕的赤色凤鸟花屏风,一边方漆案上有面雕花透雕蟠螭纹铜镜、镂空兽纹青铜奁,再无其他。
郑袖自去那案边坐下,笑盈盈道:“我看妹妹这里虽雅致,却太过素净,可是内府那边没有照顾好?妹妹初来,若与他们说有不方便之处,尽管与我直言。”
田姬垂首道:“多谢夫人,内府一向照顾得很好。”
郑袖语笑嫣然:“叫我姐姐便好。妹妹如章台杨柳,眉目如画,当真我见犹怜,他日大王召见,真不知要如何喜欢妹妹。”
田姬轻轻道:“田姬出生于庶民家中,今日能入楚宫,已是天大福分,从不奢求大王宠爱。”
郑袖掩袖笑道:“想必那时却由不得妹妹了。”
田姬羞涩道:“宫中姐姐个个令人惊为天人,妹妹向来自知,如何敢与姐姐相争。”
郑袖拉起她的手道:“看你这傻气,当真像我刚进宫时的模样。只是妹妹要留心,在这宫里,即使不争不抢,亦会成别人的敌人。我是性子直的,得罪了不少人,妹妹莫要和我一样。”
郑袖本欲引得田姬细细问她,不想田姬只频频颔首,并不多说一句,郑袖只得笑道:“初次见面,我为妹妹准备了礼物,不知是否合意。”小乔应声过来,打开一只螺钿珠贝雕花上漆的赤色匣子。郑袖从中拿出一只金丝环绕的青翠玉镯,笑盈盈道:“这是我入宫时太后所赠,我与妹妹投缘,今天就送与妹妹吧。”
田姬惊道:“姐姐使不得,如此贵重,妹妹如何敢受?”
郑袖拉起她的手帮她戴上:“妹妹肌肤胜雪,当真好看。”
田姬脸颊赤红道:“田姬得姐姐厚爱,当真受宠若惊。”
目送郑袖与小乔翩然离去,田姬回到案前坐下,取下那手镯收回匣内。听桐过来,轻声喜道:“不想娘娘初来宫中,便得郑夫人倚靠。”
田姬轻叹一声道:“素闻郑袖手段高明,是敌是友,尚不好说。”
听桐一怔,皱眉道:“她连太后所赐的玉镯都送了夫人,不是表诚意吗?”
田姬摇头一笑道:“想来这有笼络,亦有试探。听桐,你我初涉后宫,必要如履薄冰,事事为鉴。”
听桐颔首道:“娘娘见识,真不像生于庶民家中的女子。”
田姬微微一惊,但想不过是听桐无心之语,便笑道:“即使生于王宫,还不是一件件学,只不过耳濡目染得快些。我们初来,必要事事多留心,多用心,才能学得一二。为丞相之命,亦为自保。”
今日屈府,庖厨从清晨便开始忙碌。午时已近,家仆将铜盘盛的鱼脍炙肉、桃梅豆酱、苴菜、瓜葵一一在案上摆好,盂中有骨汤,簋中有黄粱米粥,将缶中置热水,桂浆置于鑒中温好。
屈家四人围坐案边,侍从将桂浆一一斟好,便退下了。这是难得的四人相聚之时。屈伯庸心情大好,举杯道:“今日圆满,我们且共饮一杯。”
四人举杯,一饮而尽。
屈由起身为大家一一斟酒,笑道:“昨日朝堂上有惊无险,当真该再饮一杯。素日都是我护原,昨日竟是原护我性命。”
屈伯庸轻轻一叹,温言道:“老夫年纪大了,你们以后切勿再生事,爹如今经不得吓。”
众人皆笑,一杯又尽。屈伯庸缓缓道:“今日想起仍不免后怕,你们也当记着昭大人及时进言,扭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