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深夜论英豪筵前腾杀气(第2/8页)

钟海平忽抬起头,目视柳剑吟道:“柳兄,这不是意气之争,这……”柳剑吟未待说完,已急答道:“俺知道这是俺师弟胡涂,怪不得武林朋友猜疑。但像俺师弟一样的,在今日江湖之中,恐怕尚不止一人吧。如果一律视为敌人,岂不是分薄了咱们的力量?”说到此处,钟海平忽又悠然起身,话锋咄咄:“柳兄既谈到不要分薄咱们的力量,那么聚集了力量必当有所用处。柳兄可曾有过为恢复故国衣冠,为汉族扬眉吐气之想么?”

话锋逼来,单刀直入,柳剑吟可迟疑了好一会子,不敢接过话。二十余年来,水泊隐居,他可只是想到要保持武林侠义的气节,还未曾想过要怎样推翻清廷。

他兀立移时,半晌不语,好一会子才缓缓说道:“只凭我们这些江湖上的朋友,就济得了事么?胡虏入关二百余年,根深柢固,近几十年来还加上洋人的帮忙,我们能动得他么?”

这时钟海平便道出独孤一行要联结江湖上秘密会社的计划。这些会社自明亡之后一直存在,宗旨是反清复明;可惜年深日久,又经清廷以压制与笼络双管齐下的方法,使不少会社中人不是已忘掉本来宗旨,便是销声匿迹了。因此武林中有志之士,便想使这些秘密会社再度团结振作起来,再谋扩大,如果能在农村立足,走李闯王、洪秀全的路,未必倾覆不了清廷。

柳剑吟细细咀嚼了这番话,忽地双目注视着钟海平道:“钟兄说的江湖上有志之士,敢问究是谁人?柳某不知能否相见?”

钟海平哈哈大笑道:“柳老英雄,此人你不但已经见过,而且还交过手,斗了半夜,难道你还不知是谁吗?”

话已说开,柳剑吟自是恍然大悟。当下钟海平就向柳剑吟细说了独孤一行其人其事,柳剑吟急问独孤是否在此,想邀他同作长夜之谈。

钟海平捻须微笑,双指频敲桌面,得得有声,边笑边说:“不打不相识,也只有独孤一行才接得住老兄的招,也只有柳兄才能敌住此老的擒拿掌法,这真叫做惺惺相惜,怪不得老兄要急于求见了,但他现在可不在这儿,他大约就要回辽东去了。”

柳剑吟骇然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钟海平便道出了独孤一行的意思。原来三十六家子虽然荒僻,但到底是离承德不远,而承德又是清廷行宫所在,胡虏耳目众多,如邀武林群雄相聚,实有不便。因此独孤一行决定先回辽东依兰三姓黄沙围的地方,待钟海平与柳剑吟谈得投机后,请柳剑吟、钟海平一起出面,代约关内各派掌门人物与有志之士,到辽东一谈,而他也须先回辽东稍作布置。

云开见月,真相大明,这次轮到柳剑吟慎重考虑了。他不敢,也不能立即回答,这事情需要冒好些风浪;他顾虑自己绝迹江湖已有二十多年了,虽然以往与各派中人交情甚深,但二十多年不见,怎敢立谈大事?

钟海平也料到他的顾虑。但他却认为如有柳剑吟出面,大家总不能不卖个面子,即有阻碍,事情也易办得多。他还特别要柳剑吟去见梅花拳掌门人,钟海平道:“柳兄住在山东,当知梅花拳近年发展的情形。梅花拳又名义和拳,近年来组织了一个义和团,非但在山东很有势力,就是在北五省也很有根基呢!”

柳剑吟道:“俺在水泊闭门封刀,二十几年来从不涉足江湖,外面事情,也不大了解。不过有时旧日朋友来访,也常听得谈起义和团的事。听说只荏平县八百六十余庄,拳厂就多至八百余处。又听说以前的梅花拳掌门人姜翼贤死后,他的儿子能力平平,不足以服众,倒是有个后起之秀叫朱红灯的,被推为掌门,义和团就是他一手建立的,可是?”

钟海平道:“可不正是?不过谈起朱红灯嘛,他做的事情却很不简单,我和独孤老兄谈起,也不知要怎样联络他才好呢?”

于是钟海平将义和团的事详细告诉了柳剑吟。其中有些是柳剑吟已经知道的,有些则是柳剑吟尚未听闻的。原来义和团是白莲教别派八卦教的一个小派,说起白莲教,可直溯至元末之时,那时白莲教首领刘福通,奉教主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起事,林儿称“小明王”,朱元璋也是首领之一,后来他赶走了蒙古人,建立了明朝。朱元璋虽然是白莲教军中的一个小首领,可是他做了皇帝后,却极力压迫白莲教。明末时白莲教又称白莲会,蔓延至山东、直隶、山西、河南、陕西、四川等省,教主王森死后,他的儿子王好贤和教徒徐鸿儒,曾结集过二百万人,反抗明朝,虽然没有成功,可是势力已深入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