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金钗挑破当年梦慧剑难挥往日情(第8/8页)

那少女眉心的结打开,格格笑道:“记着,这次你可别失约了啊!明天再见,我现在可要赶路了。”她的坐骑比叶慕华的快得多,越过了前头,转眼间就消失了背影。

叶慕华经过了这三年来的独自闯荡江湖,思想和阅历都已经成熟了许多,这少女走后,他不禁在心里自己问自己道:“我这次答应赴她的约会,是对呢?还是不对?”他反复地想了又想,觉得这少女虽然来历不明,自己还是不妨赴约。“她是不是朝廷总兵的女儿?这并不是最关紧要的事。重要的是:她和她的父亲是否走的同一样路?我所认识的抗清义士之中,不是也有一些人是出身官家的子弟么?她看来性情直爽,倘若她和她的父亲是两条路上的人,我为什么不可以和她做个朋友?我的武功比她高,也不怕她的暗算。即使有甚意外,冒一次险也算不了什么。总得查清楚她的来历。”他想。

叶慕华就是一半由于好奇,一半由于这个少女有一股吸引他的力量,于是便决心前去赴约了。

结果是出了意外,而且这“意外”是超乎他的估计的。暗算他的人并不是这个少女,这个少女根本就不见踪影。在积石山上等他的人是十三名大内高手,他还未曾踏入那座破庙,就遭遇了敌人的围攻了!

一场激战的结果,他把十三名大内高手,全都杀得或死或伤,但是他自己也受了重伤。他和受伤的敌人都倒在山坡上,有一个还可以勉强挣扎的敌人爬过来要杀他。眼看就要同归于尽之时,又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其时叶慕华已是遍体鳞伤,丝毫也不能动弹,眼看就要给敌人扼杀。却不料忽然来了一个少年,将那几个受了伤但还活着的敌人全都杀死。

叶慕华因为自己伤得太重,自思必死无疑,但得免死在敌人手里,死也死得瞑目,所以他对这个来救他的少年还是感激万分的。

这个少年就是后来冒充了他的身份的叶凌风,他是当时陕甘总督的儿子,原名叶廷宗。可是当时叶慕华却一点也不知道他的来历,叶廷宗自称是抗清义士,而且他在杀了敌人之后,又很热心的要为叶慕华治伤,叶慕华怎能不相信他的说话。

就这样叶慕华将“身后事”交付与他,那封给江海天的书信也请他带去,铸成了一个难以挽回的大错。

叶慕华气力不支,交代“后事”之后,就晕过去了。叶廷宗以为他已死掉,既然得到了那封书信,生怕鹰爪再来,于是匆匆便走,也顾不得将叶慕华埋葬了。也幸而他没有埋葬叶慕华,叶慕华后来得以巧遇华山医隐华天风,将他救活。

叶慕华想起这件往事,心中好生惭愧,“早知如此,我当时还是死在敌人手里,更好一些。”

叶慕华的回忆又回到了那少女身上,“要不是她骗我上积石山上,我就不会遭遇敌人的围攻,也就不会发生叶廷宗这桩事情了,追源祸始,第一个害我的人还是这个少女。”

“但这个女子是不是当真存心骗我的呢?”今日日间的一幕又重现他的脑海了。

今日日间,他与这个女子第三次相逢,叶慕华还未曾质问她,她已是先自怒气冲冲地率众来围攻叶慕华了。

叶慕华心里有太多的疑团,尽管他可以料想得到这少女不一定会告诉他,他还是禁不住要问:“你不是要和我做朋友吗?那次你骗我上积石山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知不知道那日所发生的事情?”

那少女根本就不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厉声斥责:“我与你有不共戴天之仇,如今还有什么朋友好做?”

这少女的说话和态度,倒是令得叶慕华猜疑不定。那次积石山的事件过后,他已经调查清楚,所杀的都是大内卫士,其中并无原任伊宁总兵的耿某人。其时那个耿总兵也不在伊宁,他已经奉令调职,正在和家眷进京。普通所说的“不共戴天之仇”多数是指杀父杀母之仇,但他可并没有杀掉这个耿总兵呀。正是:

骏马西风思往日,几番离合几番愁。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