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斜阳道钱镖初掷明月夜拳技轻抛(第5/11页)
丁晓见他话中有话,急忙追问。那店伙笑道:“太极陈不收徒,但他的表弟吴四爷却收徒,你可以到吴四爷那里学呀!吴四爷的太极拳是太极陈教的,听说身体弱的,练了不到半年,就红光满面。”
吴四爷的太极拳假倒不假,只是却别有用途。原来每年像丁晓一样,到陈家沟想拜师的人络绎不绝,太极陈不胜其烦,再加上街坊邻里,也都仗人情,要他指点三招两式,更使他困扰。因此他就想出了这个法儿,重施他父执杨露禅的故技。
太极陈将只能强身、不能实用的拳法传给他的表亲吴方甫,由吴方甫去设帐授徒;所以吴方甫太极拳虽出于太极陈,却与真正的陈家太极拳有天壤之别。然而吴方甫虽只学了这套能强身的拳法,懂得一些避实击虚的道理,但浸淫日久,也可以敌得住十来个普通壮汉。吴方甫家道贫寒,得太极陈的提挈,让他设帐授徒,使他日渐宽裕,也了遂太极陈照顾穷亲戚的心意。
地方上的人,不知道太极陈是因为怕麻烦才让表亲出来授拳的,他们见跟随吴方甫学拳的人,学了之后,果然功效显著,身体瘦弱的学了个一年半载,便精神奕奕,就以为吴方甫的拳技是陈家太极拳了。所以店小二劝丁晓舍难图易,不如去拜吴方甫。
那店小二说得高兴,还试演了两招太极拳,说:“你看俺见他们跟吴四爷学得高兴,俺也学了两招呢。”丁晓一看,几乎笑出声来。这太极拳架式,破绽太多,随便会一点武功的,一打准倒。
丁晓怀疑:难道太极陈也是浪得虚名。但想想却非如此,那店小二也许只是见别人那样打,就依样学葫芦,东施效颦,所以就相去天壤了。
但丁晓还是想再去见太极陈,不愿即刻转拜吴方甫。第二天,他又跑去陈家沟去,这回他没有再带礼物了,只具了一个称门生的大红帖子。
这个管门的长工一见他更不客气了,懒懒地说:“姜小哥,你来得早呵,怎不带糖果来?”丁晓央他去通报,他连动也不动。
丁晓忿忿不平,一再歪缠,那管门长工也生气了,骂道:“没见过像你这位大爷,怎的就这么个麻烦。拜师父也有强求的吗?俺们当家的说过不见就是不见,谁敢替他作主?”
丁晓正和他闹得不可开交,只见内里走出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汉子,问道:“老张,发生什么事?怎么这么吵闹?”长工指着丁晓道:“就是他嘛,硬要缠俺替他通报,要拜咱们老爷子做师父。”
那中年汉子注视丁晓,半晌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的人?”丁晓垂手答道:“晚辈是河北保定姜日尧。”
中年汉子深深地盯了丁晓一眼:“哦,你是保定姓姜的?你和梅花拳姜家有什么关系?”
丁晓听他提起姜家,愕了一愕,半晌答道:“俺不认识他们。”跟着又央求那汉子带他去见太极陈。
那汉子眉峰一皱,说道:“姜兄既是河北保定的人,保定武师云集,梅花拳的姜翼贤,万胜门的管羽祯,都大大有名,就是说起太极拳,丁派太极的嫡传弟子丁剑鸣也在那里设场授徒。你何必舍近图远,跑到这僻壤穷乡,来学咱们山沟里的把式?”
丁晓一听,那汉子敢情是起了疑心,急急分辩道:“晚辈是慕名来学,深知陈老师傅有真实功夫,武林独步,不比一些江湖武师浪得虚名……”
丁晓不分辩犹可,这一分辩,更令人起疑。太极陈有真功夫,那是不消说了;可是那汉子提起的人,也非浪得虚名之辈,全都是武林名宿,江湖上的一流好手。丁晓舍近图远,又说不出一个道理,使那中年汉子,更怀疑他别有用心。
那中年汉子面色一沉,冷笑说道:“姜兄真的这样看得起咱们山沟里的把式,怕不见得吧?”
丁晓正待分辩,那汉子已厉声说道:“不管姜兄是何居心,俺劝你还是回去的好!以前也曾有过一些人到此卑词厚币,恳求学艺,后来一打听,原来是少年气盛,在江湖上和人结了梁子,想来讨学高招,寻仇报复的。幸好咱们老爷子从来不收外人,这才免了许多麻烦。姜兄,你当然不是这等人,不过咱们老爷子和你素不相识,设身处地,如果你是他,你也不会随便收徒吧?”